中国漆器在新石器时代萌芽,夏商墨漆朱绘,西周蔚然成风,东周达到顶峰,秦汉空前繁荣,实可谓光辉灿烂,源远流长。

  至唐代,装饰工艺极度奢侈华丽,尤其是螺钿镶嵌技术发展到了极致。宋代雕漆技法已很成熟,螺钿、填漆、戗金漆器正式商业化。

  明成祖朱棣酷爱雕漆,迁都北京以后由御用监在皇城内建立了专为皇家服务的漆器作坊——果园厂,工匠从全国各地精选而来。据《明会典》记载,轮班到京服役的油漆匠每次多达 5000 多人,元代雕漆巨匠张成之子张德刚就是永乐皇帝亲召进京的。当时他们父子名声远扬,其作品日本、琉球人都争相求购。

  至清代,康雍乾三朝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承做的漆器都非常精美。描金、描金彩漆、填漆戗金工不厌精,百工炫技,争奇斗艳。

  湖北省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楚人崇尚凤鸟和红色,虎座鸟架鼓目前仅见于战国时期楚墓,是一种重要乐器和礼仪用品,也是楚人精神境界的外化与写真。

  虎座鸟架鼓也称虎座凤架悬鼓,是中国古代楚国的一种重要乐器。在一些祭祀、宴会等场合,也会被作为礼仪用品摆放,以展示主人的尊贵地位和雄厚财力。

  悬鼓即可以悬挂起来演奏的打击乐器。鼓面一般由皮革或者木板制成,而鼓身则常常用青铜或者木材制作。最早追溯到商代晚期,后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乐器。

  楚国漆器中常见红黑搭配,这是什么原因呢?楚人认为自己是日神远裔,火神嫡嗣,日火皆为赤色,故而尚赤。史书记载,楚王族是祝融(中国神话中的火神)后裔,尚赤之俗源远流长。透过这些大胆而飘逸的用色,我们可以遥想当年楚文化的辉煌。

  香盒设计精巧,别致,画舫上楼阁、盒子等均可拆卸,颜色纯正,雕刻技法高超,做工极为精致,乾隆朝宫廷所造,是乾隆以来雕漆品类创新的典型代表之一。

  雕漆是漆工艺重要品种之一,它是在胎体上,层层髹漆,达到一定的厚度,然后在漆层上雕刻花纹图案。根据漆色和刀法的不同,分为剔黄、剔红、剔黑、剔绿、剔彩和剔犀等多种,其中以剔红最为常见。

  髹(xiū)漆是一种传统的漆器制作工艺,主要是将漆液反复薄涂于制好的胎体上。底漆分生漆与黑漆两种,用画笔将两种漆液隔层交替髹涂,二三十层后,再涂上色漆。根据所用色漆的不同颜色,有髹红漆、髹黑漆之分。

  剔红是雕漆最典型的类别,也是目前保存下来最多的雕漆品种。剔红的做法是在胎骨上层层髹朱漆,至一定厚度,待漆层半干至适宜雕刻时,剔刻纹饰。剔红与剔黑的不同之处在红漆层内部需要夹入黑漆层或别的颜色,纯以红漆层来剔刻纹饰。早期剔红多以黄漆为地,人物故事纹多在黄漆地上刻锦,花卉题材则为素黄漆地。

  豆是古代主要的盛食器,也是东周时期常见的漆礼器之一。楚墓出土漆木豆的制作工艺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有不少漆豆是整木制作。战国中期,漆木豆绝大多数为分件榫卯组装,推测分件组装的做法与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相关,也是楚地发达的榫卯工艺的体现。

  最早在战国初期,我国就已经形成了二十八宿体系,并且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曾侯乙墓二十八宿图是迄今所见世界上最早的二十八星宿天文图。

  北魏大臣司马金龙(?—484 年,琅琊贞王司马楚之次子)墓漆画屏风是首批禁止出国文物之一,画面内容多取材于《列女传》《汉书》等记载的妇女、忠臣、孝子、圣贤故事,彰显了传统的儒学价值观和墓主人的志趣。主体色调鲜明浓艳,以朱漆为地,黑漆勾描人物,黄、青绿、白等色填廓。在画风上,它与顾恺之所作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十分接近,带有显著的南朝文化色彩,是南北文化交融的重要见证。

  司马金龙是当时有名的鲜卑汉化助推者,他本人兼具汉与鲜卑血统,他先是娶了北魏名臣源贺的女儿钦文姬辰,钦文姬辰去世后,司马金龙又娶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妹妹武威公主的女儿沮渠氏为妻。通过联姻,司马金龙一家与北魏皇室建立了紧密联系,也正因为有司马金龙这样儒学修养深厚的汉族士大夫仕宦于北魏,给孝文帝推行汉化的“太和新政”提供了制度和文化上的基础,从而开启了文明的交融与共生。

  此樽为盛放温酒的酒器,夹纻胎,为典型的“银扣黄耳”,是汉代贵重漆器,为高等级贵族享用。

  银扣黄耳:漆器上的装饰元素。“银扣”指漆器边缘上的银质装饰,“黄耳”则指漆器两侧的黄铜耳朵。西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记载:“今富者银口黄耳,金罍玉钟。中者野王纻器,金错蜀杯。夫一文杯得铜杯十,贾城而用不殊。”

  夹纻胎是以木或泥做成内胎,再将若干层麻布附在内胎上,待麻布干实后,去掉内胎(即“脱胎”),以麻布为胎骨。使用夹纻胎的漆木器主要有奁、卮、盘、碗、笥等。

  卮是古代的饮酒器,造型精美,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该器为夹纻胎,上有针刻纹,整体以黑色与红色为基调。

  “夹纻”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先用泥塑成胎,再把麻布贴在泥胎表面;待漆干后,把泥胎掏空,又有“脱空像”之称。

  针刻纹也被称为“锥画”或“刻漆”。工匠在已经涂抹了漆的器物上,使用针或小锥子等尖锐工具雕刻出精细的纹饰和图案。针刻纹通常以流畅而连续的线条呈现,具有细腻、精致的特点。

  这件漆榻足整体造型为一屈膝半蹲式熊,熊的五官、身体、四肢纹饰均由黑漆描绘,造型憨态可掬,栩栩如生。

  矢箙(fú)是早期的盛箭器,由竹木制成。面板由木胎制成,采用透雕和彩绘相结合的工艺。面板通体髹黑漆,用红漆描绘纹路。

  透雕也被称为“镂空雕”或“通花雕”。其特点是在雕刻过程中,将纹饰穿透雕空。透雕作品往往呈现出多层次、多角度的视觉效果,给人以强烈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几何纹是一种常见的装饰纹样,如云纹、锯齿纹和圆圈纹,通常以连续的线条或形状排列成各种图案。

  此器物应是贵族女子用于梳妆的器具,器身小口鼓腹平底,全器通体髹黑漆,并用红色彩绘图案,对比强烈,古朴典雅。

  楚国漆器纹样以卷云纹、几何纹、动物纹、植物纹、神话传说为主,有连续纹样和单独的纹样;云雷纹、蟠龙纹、窃曲纹、变形鸟纹等,仍旧可以看出从商、西周的青铜器纹饰演变而来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