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办。全面反映我国中医药与天然药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与研究动态的同时,致力于打造最靠谱的中医药知识平台。

  近日,门诊来了一位老奶奶,自诉前日劳力汗出,还受了点风,结果出现左胸隐隐疼痛,不敢触摸。今晨一觉醒来,发现左胸前红了一大片,上面还起了密密麻麻的水疱,痛得不得了,甚至穿衣服摩擦一下都如针刺。他赶紧来到医院,皮肤科诊断为带状疱疹。医生给开了抗病毒药物,但老人家自诉效果不明显,特来找中医看看能否快速缓解疼痛症状。

  说到带状疱疹,大家应该不会很陌生,得过的人,常常被它折磨得痛不欲生,人们形象地将它称为“蛇盘疮”。那么,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

  它是由潜伏在人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所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多以身体单侧、呈带状排列的成簇水疱或脓疱临床表现,多伴有明显的神经痛。

  早在隋代就已经有带状疱疹的记载,医家巢元方称本病为“甑带疮”,《诸病源候论·甑带疮候》中记载:“甑带疮者绕腰生……状如甑带,因以为名。”后世医书中可见到的 “缠腰火丹”、“蛇缠疮”、“蜘蛛疮”等,都是指带状疱疹。

  现代医学认为它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皮肤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剧烈疼痛。并且,部分人群病后还会遗留神经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说到带状疱疹的病因,首先要了解他的“孪生兄弟”水痘,当人初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时,多数会表现为水痘,但凡事皆有例外,有些人可以不发病而呈隐匿性感染。感染后,我们人体免疫系统会自动清除病毒,但病毒也不傻,他会找一个隐蔽的地方藏起来,潜伏到脊神经后根神经节或其它神经细胞中。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劳累,感冒,癌症,免疫系统疾病等),潜伏的病毒就会大量复制,导致神经节发炎和坏死,病毒沿神经通路下传到皮肤引起疼痛,引起神经支配的区域的节段性疱疹。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的发生其实是一种伏邪外发,它的发生首先是虚,为什么发病大多是体质虚弱的老年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有“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这就如同两军交战一样,本来人体这个正义之师(正气)完全可以碾压反动派(邪气,也叫外感火毒),当人体虚弱时,比如正义之师没有了粮草供给,那么反动派就乘人之危,两者力量不再悬殊,形成了两军对峙甚至邪气略占优势的局面。然后是郁,无论是情志不畅,引起气机郁滞,还是气虚气郁,总之引起了肝气不能正常流通,人体的肝经如同一辆火车,有它固定的线路,走于人体的侧面,经过胸胁和腰部,所以发病部位多沿着肝经循行路线分布,郁久化火(如同一个人压抑太久突然爆发出来),所以就会皮色鲜红。另外就是湿,《黄帝内经》有这样一句话叫“湿盛则肿”,所以我们可以见皮肤起水疱疹,疱壁松弛。患病日久,尤其是体质虚弱的老年人,素体气血亏虚,无力鼓邪外出,余毒会残留、痹阻经络,导致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出现疼痛日久不愈。

  说到前面那个病人,中药内服方除了龙胆泻肝汤、除湿胃苓汤、血府逐瘀汤几个常用的方剂加减外,急性期还可以内服这一验方—瓜蒌红花甘草汤,这方来源于著名医家的一则医案。

  明代医家孙一奎《医旨绪余·下卷·肋痛》记载了这样一个医案,他的弟弟六月份出差,因天气炎热长途跋涉,而且这个人平素容易急躁,忽然间感觉左肋痛,一看左胁的皮肤上发红长片,如碗那么大,发水疱有三、五个,夜里疼痛比白天明显,医生认为是肝经郁火,给了黄连、香附、川芎、柴胡之类,吃了一剂之后,夜里疼痛更厉害了,而且皮肤火烧火燎的。第二天早一看,皮肤上红的像盘子那么大了,水疱增加至三十余粒。医生又给白矾研末和井水一起调敷于患处,继续给予前方加青黛、龙胆草口服。然而,夜里疼痛更厉害了,喊的邻居都睡不着了,痛的感觉就像用钩子在钩肉一样。第三天早上一看,红色已及半身矣,水疱又增至百粒。孙一奎给以大瓜蒌、粉甘草、红花三味药口服,戌时进药,一会就睡着了,子丑时醒了一问,已不痛了。可见疗效多么神奇。

  医案记载的患者平素“性多躁暴”,复因受热、过劳,湿热火毒内侵,致使肝气郁结,经络不通,加上湿热灼伤肝经脉络而致“左胁痛”,故为本案病名。另一方面,肝经火毒外溢皮肤,湿热邪毒蕴积肌肤形成“皮肤上一片红如碗大,发水泡疮三五点”之蛇串疮。

  医案中患者肝经郁热极重,“有烧眉心急,叠卵之危”,但是前医用黄连等苦寒药与病邪正面交锋,病症反而更重,“是谓驱羊搏虎”。要采用甘缓润下之法,一可避免“苦寒之药,愈资其燥”;二则给邪以岀路。肺主皮毛,水疱正是火毒外泄的地方。瓜蒌可润燥开结,又可舒肝郁、润肝燥、平肝逆、缓肝急。同时瓜蒌有缓下的作用,而无苦寒化燥伤阴之弊。《神农本草经》曰:甘草治“金疮肿,解毒”;同时甘草味甘,可缓急止痛。红花活血通经止痛,引药于经脉不通之处。故取效甚捷。

  此病人我即用此方加减治疗,止痛效果明显,患者很满意。那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答案是有的。内外并治是中医主要治疗手段,采用内服外治的办法,治疗带状疱疹,双管齐下。能有效止痛消肿、促使带状疱疹逐步消失,减小患者的痛苦和提高免疫力。

  可选择国医大师朱良春创立蕲冰散:以蕲蛇30g,冰片3g,研细末,用麻油或菜油调为糊状涂敷患处,一日3 次,一般2~4日可愈。蕲蛇搜风解毒之力,冰片散郁火、消肿止痛,能引火热之气自外而出,两者同用,共奏解毒祛风止痛之功。

  患处用75%酒精常规消毒后,用针挑破水泡,在水泡密集处轻刺出血, 加拔火罐吸血,尽量多吸些血毒。放血后常规消毒,保护患处干结。另外,还可使用围刺法,针刺以病变部位为中心,进行一层或多层包围型浅刺的一种针法。

  患者暴露患处,用75%的酒精消毒患处及周围皮肤,取95%酒精棉球,挤去多余酒精,视病灶大小裁剪棉球并拉成菲薄半透明棉丝状。止血钳夹住丝绵一角轻轻放在皮疹上,一手握住止血钳,然后点燃棉花,使火棉于患处烧灼一两秒,迅速使用止血钳将燃烧的棉花取下。

  暴露患处皮肤,碘伏常规消毒,用直径0.5mm的钨锰合金中号火针, 在酒精灯上烧至通红,迅速针刺疱疹处,进出针时速度要快,尽量将胞浆挤干净,患者疼痛最明显处需密集快速点刺,刺入深度3~5mm。

  可选取阿是穴、夹脊穴,用电针仪,给予适当的疏密波,刺激强度以耐受为度,每次刺激30 min以上,每日1次。

  虽然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对身体的伤害小,但是我们还是希望患者根据医生的辨证论治,按医生给的剂量使用药物,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用对药才是身体恢复健康的关键。至于外治法,一定要去医院。最后,带状疱疹患者要注意休息,用药期间不要吃辛辣、油腻食物。尽量避免摩擦患处,穿宽松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