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增城遭受百年一遇暴雨侵袭,大批菜场受重创。然而,持续的暴雨并没有对广州绿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绿垠公司)水培蔬菜基地内的蔬菜造成影响。该公司董事长刘士哲(同时也是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无土栽培技术研究室主任)介绍,虽然部分道路被冲毁,每天仍可正常采摘蔬菜,且蔬菜都保存完好。这场雨让刘士哲更加坚信了水培种菜的理念。

  无土栽培是以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轻质材料做育苗基质固定植株,让植物根系直接接触营养液,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无土栽培常见的有基质培和水培两种模式。无土栽培技术到现在已过百年,单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就研究了几十年。

  看天吃饭是传统农业的真理,许多农民认为,广东春季阴雨绵绵,夏季台风暴雨,冬季日照不足,只有秋季适合种菜。而在刘士哲看来,天气不稳定,那就从设备或技术上改变,规避风险。于是,其位于增城小楼镇约场村的水培基地,采用了离地高设管道水耕技术,将蔬菜放到种植床上,进行水耕无公害蔬菜生产。整个培育体系由无毒无害的种植管道、供液管道、回流管道、支撑架子、注液池和过滤系统组成。大棚遮风挡雨,种植床离地60-90厘米不等,能有效地避开水淹之险。

  去年基地刚刚开始建设时,该基地便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也在今年年初获批。上述两个无公害的认定得益绿垠公司所在地增城区优美的自然环境,以及基地架构的循环模式。基地优良的选址环境并不鲜见,但刘士哲的种菜模式却极为特别。温室大棚保护、水耕蔬菜种植、废弃菜叶和根系及废弃营养液养殖蚯蚓和养鱼的清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被他视作技术核心。他说,这个模式能实现蔬菜生产过程的零排放,根本杜绝重金属、农药和致病微生物污染。其中温室大棚则能避免虫害和病害对蔬菜的侵染。

  今年年初一,一位游客摘走了基地中几十斤蔬菜,回到家中整整吃了一个月,蔬菜的口感依旧未损坏,这让游客感到不可思议并亲自致电询问。平时市场买的菜都被泡了水,蔬菜的伤口见水很快就腐烂了。而基地蔬菜无病害、无虫害,又不泡水,低温保存当然不成问题。绿垠公司一位员工介绍,基地生产的蔬菜在冷藏状态下可放置7-10天以上不腐烂。不只是保存期延长,刘士哲说在流动的营养液中氧气含量很高,亚硝酸盐形成的途径被阻断,水耕蔬菜亚硝酸盐含量也比土壤种植的更低,食用也更安全。

  无土栽培优势多,但却十分小众。刘士哲介绍,经他指导的菜场不计其数,不过规模普遍较小。全省做无土栽培的菜场不足2000亩,其中水培菜场不足500亩。

  近年,水培热度升温,不过其所需大棚的前期投入,却让菜农们不敢冒然出手。以刘士哲在增城的基地为例,建设花费就超过了4000万元。不过,他并不担心赚不回来,一年每亩产量4-6万斤,500亩基地全部投产,用不了几年就可收回投资.目前,刘士哲已投产30亩菜地,已经有很多客户上门求购,其中不乏做供港生意的大收购商。且因其生产的无公害蔬菜可达到生食要求,鲜嫩可口,一些过去只从国外采购蔬菜的连锁餐饮公司,也会主动联系他直接订购。过去,这些公司从国外购买生菜常常达到30-50元/斤,如今他们从刘士哲这里以10多元/斤的价格收购,远高于此种蔬菜1-2元/斤的市场价。

  但也有人指出其困境:几百亩基地全年蔬菜产量800-1000万斤,只能供应珠三角,连高端超市和高档连锁餐饮公司都不可能全覆盖,普通蔬菜市场就更难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