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游正兰 通讯员 赵恒)5月28日,记者从贵州省林业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以来,贵州省积极采取措施,制定政策法规,完善管理机制,明确专项保护资金,逐步推进全省古树名木大树保护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目前全省共有古树名木12.8万株。

  立法保护,强化法制建设。2020年《贵州省古树名木大树保护条例》试行,为贵州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开展古树名木大树保护工作起到有章可循作用。今年4月,《贵州省古树名木大树认定办法》印发,为贵州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新发现古树名木大树认定工作、完善专项保护和长效保护机制提供了遵循。

  争取资金,开展保护工作。从2018年起,省财政每年投入专项保护资金,对全省12.8万株古树名木开展保护工作。几年来,省级累计投入资金7000多万元用于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这些资金的投入,对全省12.8万株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全力保护,落实管护责任。一方面做好古树名木挂牌工作,全省12.8万株古树名木已经实行挂牌管理达97.81%,设置保护围栏比例为4.39%。另一方面,组织人员对古树名木大树进行日常管护,及时开展抢救复壮、病虫害防治,建立保护机制,严厉打击破坏古树名木大树的行为。

  科学养护,增强树木活力。全省有关县(市)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积极探索和研究贵州古树名木大树复壮养护的措施和办法。黔南州林业部门与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针对都匀石龙金丝楠木、福泉市马场坪办事处千年古银杏树边缘木质腐朽、树干虫蛀、长势差等情况,制定了专业养护方案,累计投入资金100万余元,进行科学复壮养护。

  此外,为了加强古树名木大树的宣传和保护工作,省林业局还印制了1万多册《贵州省古树名木大树保护条例》单行本发给各地,建立了省级古树名木大树保护专家库,举办了全省古树名木大树保护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