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馆长、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会员,长期致力于羌绣、藏族织绣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8岁想要一个布娃娃,我摸索着学会了用针;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想为家乡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我组织了18个老姐姐带着绣花针闯江湖;熬了几年,我们织绣的图案最终获得了国际大牌的认可,拿下了十几个海外知名品牌的订单。这小小的绣花针,蕴藏了无穷的生命力啊!”回望自己的前半生,杨华珍的每一个重要时刻,绣花针都扮演了无比重要的角色。
作为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华珍和年过六旬的老奶奶们用绣花针闯荡江湖,与植村秀、星巴克、环球影业等20多个品牌开展IP授权合作,让非遗作品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2021年3月,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推特上发了一则消息,向全世界介绍:“杨华珍致力于传承羌绣并发扬光大,还得到了很多大牌的青睐,让这朵民族艺术之花绽放在世界舞台。”
步入杨华珍位于成都的一个工作室,墙上和展柜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织绣作品。年轻的设计师正在构思下一个作品的纹饰,还有两位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绣娘,对着针线“一丝不苟”。
想拥有一个布娃娃8岁时偷偷剪布学针线岁的杨华珍第一次拿起针线时,也许不曾想到,它们在未来的生命中扮演的角色有多重要。
2012年,四川大学的老师邀请杨华珍来授课,介绍自己传承的非遗项目,带领研究生做课题。毕业季,杨华珍接到一个学生的电话,对方想带着师兄一起拜师学艺。放下电话,杨华珍一个箭步跳到正在绣花的姐妹们中间,欢呼“我们有徒弟了,还是川大的高材生呢”。“奶奶团”笑着笑着就哭了,期待着“研究生都来工作,肯定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学习非遗”。
创业百转千回,杨华珍与同伴们曾经手足无措、摸索、碰壁,幸运的是,她们坚持了下来,作品终被更多人看见。
品牌方带来两个光秃秃的化妆品瓶子,希望杨华珍“帮瓶子穿件少数民族的衣服”。她让对方写下产品使用的植物配方,第二天就背着相机去成都人民公园看花展。外出赏花摄影,回家后又翻阅资料熟悉植物的特性,充分准备后才带着徒弟画图、设计、刺绣,一周之后交出了两个“作业”,分别取名为金刚杵、绿茶花。这两幅藏羌织绣作品的版权合作非常顺利,开启了非遗IP授权的先河。
关注度越来越高,订单纷至沓来,可杨华珍并不想赚快钱。她反复告诫徒弟,非遗作品最终的归宿应该是博物馆,而不是商场。这是老一辈非遗手艺人的工匠之心:“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心无旁骛,精益求精。”
如今,藏羌织绣的接力棒传到了杨华珍儿子冯旸的手里,他放弃了优渥的工作,学习做唐卡,还在高校从事传统文化研究,是一个典型的“传二代”。他时常思考如何让年轻人喜欢非遗,不断尝试诸多跨界的玩法,例如,发行藏羌织绣作品《十二生肖-虎》数字藏品,搭建非遗数字藏品展示平台,让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徐语杨实习生 何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