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临近,3月26日,在市殡葬服务中心,前来祭扫的人们手捧鲜花,来到墓园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在众多墓园中,有一处特殊的生态葬墓区,墓园没有墓碑,唯有繁茂的树木与鲜花绿草,树木花草之下安葬长眠之人的骨灰。记者了解到,我市已有百余人选择这种生态葬,让逝者的骨灰与泥土、鲜花融为一体,融入大地,回归自然。

  在生态葬墓区,天竺葵、紫荆花、红千层、清香木、扶桑、龙柏……精心养护的花草树木代替逝去之人存活于世,也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这种独特的埋葬方式被称为树葬和花葬,属于生态葬的一种。生态葬不用建穴立碑,既能节约用地面积,还能让逝者归于自然。近年来,我市加强节地生态安葬宣传,积极举办节地生态安 葬仪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移风易俗观念融入其中,引导更多群众选择花葬、树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

  “我们每年推出30个生态葬,不收取任何费用。我们会修剪每一棵树每一株花,这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选择生态葬家属的负责。”市殡葬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人们愿意选择生态葬,让逝者以最自然的方式长眠,跟青山绿水融为一体,是真正意义上‘生于自然,归于自然’的安葬方式。”

  “随着推崇厚养薄葬,绿色殡葬的文明新风日渐深入人心,祭扫场所‘烟火味’没有了,而‘文明味’却更浓了。我们还将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倡导文明祭扫新风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造福子孙后代。”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清明节将至,殡葬话题引人关注。依自然山势而建的生态葬墓园,众山环绕、重峦叠翠,青松龙柏、四季常青,给人一种清幽、安静的感觉。

  从第一位生态安葬者,到百余位逝者长眠于生态葬墓园,以自然的方式回归自然,使生命与自然互依互存。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变化,它的背后,是人们的观念在不断更新变化。

  如何安葬,当然要遵循逝者的遗愿与生者的心愿。选择生态葬,体现出对生命更深切的尊重,是值得后人感恩与铭记的善举。虽然殡葬向绿色转型依然任重而道远,但随着社会进步,绿色文明殡葬理念渐入人心,节地生态、叶落归根、回归自然的生态安葬理念定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记者江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