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讲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而中国高校更名之风却日盛。据统计,在过去6年的时间里,中国共有472所高校更改校名,占高校总数的23%。

  仅在2015年,全国有32所高校获准改名。今年2月份,教育部公示新设置高等学校和经过筹建“去筹”正式设立高等学校名单显示,有32所高校的设置申请获得通过,其中包括西部地区高校18所,中央部门高校2所,经过筹建“去筹”正式设立高校4所,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民办本科学校8所。

  近来备受关注的泸州医科大学和四川大学“川医”校名之争,也正是源于上述名单。在这份名单中,四川省申报两所高校更名均获批准。其中之一即是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

  记者调查发现,一部分高校如愿以偿更名升级,而另外一些大学不得不在更名之路上继续前行,甚至“屡败屡战”。

  在网传一份《中国大学改名篇》中,1996年河北地质学院更名为石家庄经济学院,被民间评价为跨越难度最大、最不沾边也是最唬人的改名。有网友直言:校名由“地质”变八竿子打不着的热门词“经济”,着实太离谱。

  不过,这个被指改的“最离谱”的校名或在不久将来被新校名取代。6月18日,记者在石家庄经济学院官网查询发现,该校目前欲再次更名。

  石家庄经济学院官网17日发布新闻称,河北省高校设置委员会专家组莅临该校考察评议更名大学工作。该校校长作了更名大学的工作汇报,阐述了该校更名大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文中并未透露,石家庄经济学院欲改为何名。

  记者查询发现,2012年8月25日该校宣传部门发布一则消息亦显示,石家庄经济学院正在接受河北省高校设置委员会专家组的考察,考察事由是更名工作。

  而在今年3月25日,石家庄经济学院却否认学校更名的消息。当时该校宣传统战部门一负责人向河北当地媒体表示,2013年该校确实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请,欲为学校申报更名,当时更改的名字就是“河北地质经济大学”,但那次申请并未获得教育部批准,此后学校并未申报更名。

  随后,记者致电该校招生办,获得的答复与上述说法并不一致。某招办工作人员表示:“改名的工作是我们学校这一两年的重点工作,至于什么时候更改成功,还不能确定。”

  在搜索引擎中查询“华北工商大学”的词条,亦能显示石家庄经济学院的百科页面。词条称,“华北工商大学”为该校2003年校庆前拟用的校名,并在上报教育部后未能审批。当记者就此询问该校招生办时,工作人员则称这是“误会”。

  针对该校更名的提问,百度贴吧上有疑似该校校友的网友回复称:“04年上大一时候就开始酝酿了,这都八年了,还没改成。名字当时想叫华北工商大学,可能由于华北这个词太大,被上级否了,然后想叫河北工商大学。”

  从河北地质大学到石家庄经济学院,再到“华北工商大学”或“河北工商大学”、抑或“河北地质经济大学”,该校在短短的20年间欲换3个不同校名。

  细数今天中国大学更名历史,上述例子并不少见。由“学院”变“大学”;由“地质”到热门词汇“经济”;从前“河北”到“石家庄”,又欲换回“河北”。其关键变化也折射出中国高校更名潮几个显著特点。记者梳理总结发现,中国高校更名不外以下四种类型:

  首先,名字往“大了改”,地域越大越好,以市为名的高校改成以省为名,以省为名要改成更大地域,甚至改成以“中国”开头。如2013年河南信阳、安阳、周口等7所地方高校更名,新校名中全都以“河南”开头;再如烟台师范学院改名为鲁东大学,青岛海洋大学改名中国海洋大学。

  其次,最常见的就是“学院”升格为更高大上的“大学”。众所周知的如北京广播学院改名中国传媒大学、北京钢铁学院改名北京科技大学。

  第三,在校名中撇弃冷门专业,往热门词汇“财经”、“经济”、“理工”上贴。上述学校将“地质”改“经济”或属于这一类型。此外,还流行将“铁道”改“交通”、“水产”改“海洋”、“地质”改“工程”、“钢铁”改“科技”。

  第四,校名越短越好。有很多职业技术学院改名的首要目的就是去掉职业二字,如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就改名为福州理工学院;山东现代职业学院改为山东现代学院。

  当然,也有一部分学校从专科升为本科的学校,从学校改名学院。另有一部分独立学院和母体学校脱钩,独立成为民办学校因此更名。因学校办学定位、层次的调整的更名无可厚非。不过,从目前我国高校的更名情况看,现实并非如此。

  调查显示,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全国215所高校获教育部批准更名,占到具有高招资格高校总数的近10%。其中升格更名的占80多所,其他大部分是嫌弃原来的校名太小太窄,追求“高大上”而更名。

  在此次“川医”校名争议事件中,诸多老“川医”校友认为,泸州医学院更名就是为了招收更多学生,以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本次反对泸州医学院改名的四川大学,也是中国大学更名风潮的“产物”——1994年两所国家重点大学四川大学和成都科技大学合并,成立“四川联合大学”。有报道称,因这一新名字严重影响了招生质量,1998年“四川联合大学”再度更名为“四川大学”。

  另有媒体如此总结高校更名带来的利益——在招生上拥有“唬人”的资本,还能提升学校行政级别。如此“更名红利”存在,高校自然不会放弃更名这种办学捷径。

  “更名不仅能给高校在吸引生源等方面带来利益,还能让部分弱势高校对外交流更有‘底气’。” 东南大学高等教育专家仲伟俊在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表示。

  南京晓庄学院教授袁宗金在接受采访时认为,“更名热”背后是大学行政化在作祟。“学校更名升格后,领导的官位和待遇也会随之上升,例如处级升副厅级,副厅级转正厅级,这种官僚主义无疑与大学精神背道而驰。”

  另有教育行政官员透露,校名更改之后校牌、公章、标牌等都要更改,造成大量人力财力浪费,也为觊觎教育经费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大学不在其名,而在其精神。如果只追逐表面的校名,大学将在争名逐利中失去自我,失去大学精神,再有好听的校名,又能如何呢?”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的质疑引人深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最忌讳的是“急功近利“的思维。可惜,这种与教育之灵魂、大学之精神背道而驰的思维,却在中国大学一次次的“更名潮”中展现无遗……

  近日,“女生大学四年前后变化”的话题风靡朋友圈,陆陆续续又有不少毕业照晒出来,其中不乏高颜值的女神集合,看得很多网友不禁纷纷对比自己大学前后的样子,感慨变化真的好大。与此同时,高考又来了,又有一大批莘莘学子即将跨过独木桥,走入大学,新一轮的逆袭之旅也即将开始。

  由共青团重庆市委、市慈善总会、市青年联合会、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的2015年重庆市“希望工程.圆梦行动”近日启动。贫困大学新生有望获得3千至1.5万元爱心资助,助其完成学业。

  记者昨日从武汉大学了解到,该校2015年计划招收普通本科生7200人,其中文史1440人,理工5618人,艺术142人,招生规模较2014年缩减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