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这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阶段中,涌现出了众多有能力的优秀人才,他们都凭借自己的能力为国家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另外,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属于自己的故事和结局。而在这众多人中不乏一些爱国志士,为维护国家利益付出了很多。在这些人中康有为算是一个,相信很多人都对康有为都有着一定的印象,即便你并不是很了解清末民初时期的历史,也在教科书中听过他的名字。清末发生的几件比较有影响力的大事,背后都有他的身影,可后来便遭到清政府的逮捕,为了逃脱抓捕康有为不得不选择逃亡国外,此后这位变法者在中国历史上便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在康有为逃亡国外的路上,还曾发生过一些不为人知的趣事。戊戌变法失败的消息很快便被康有为和梁启超提前得知,慈禧下令对变法者进行捕杀。梁启超最先逃亡日本后来转至美国,康有为则在未来十几年的时间里一直在逃亡,他去过三十多个国家,逃亡总里程甚至达到了三十万公里,他的逃亡看起来更像是一场长途旅行。除了在加拿大有过一段时间他参与组建保皇会,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里,康有为都待在欧洲,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丹麦、挪威、西班牙,几乎整个欧洲他都去过。虽然康有为远走他国最开始的目的,是逃脱清政府的抓捕,但是他却并没有像大多数逃亡者那样的狼狈不堪,反而很惬意。至少这段时间里他过的并不担惊受怕,只是这位过惯了国内生活的文化人,在面对西方国家包括饮食思想观念方面和国内的差异时,很不适应。

  1899年,也就是清光绪二十五年,康有为选择前往美国,在旅途中他曾说到,“余自先世数百年,栖于山谷,族之伯叔兄弟,且耕且读,不问世事,如桃源中人。余生九年,乃始游他县,生十七年,乃始游他省,犹了了然无大志,梦梦然不知有天下事。余盖完全无缺不带杂质之乡人也。曾几何时,为十九世纪世界大风潮大势力所颠荡所冲击所驱遣,乃使我不得不为国人焉,浸假将使我不得不为世界人也”。这一整段话大概描述了他的一生,国内的生活的生活让他怀念,让他觉得潇洒自如。讲述了自己漂泊在外,失去了抱负和理想。“乡人”是他对国内有归属感的一种比喻,“世界人”是在他游历多年和很多个国家后,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慢慢的开始适应国外生活,也逐渐找到归属感。在这两个不同的身份中,他是很纠结的,也是很矛盾的。

  正是带着这种复杂的情感,康有为独自一人游历在一个看起来和他如此格格不入的西方社会。他一边在欧美国家到处考察,研究西方政治与思想文化,一边安慰自己内心的无助和彷徨,不过好在他发现了一个国内没有的东西,那就是公园。那个时候西方国家的公园,在当时的中国是没有的,也没有那个概念。正是这种西方国家每个城市都会建立的公共现代设施,却让康有为的内心感受到了归属感。至于为何是公园,这和他的身份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在国内,也有专门供像他这种士人研究和讨论学问的地方,这种地方和公园极相似,不过并不是开放性的。

  这些十几年来,他除了到处旅游,做些研究人文社会以外,也可以说是无所事事。心中烦闷时,他就会选择到那些满是外国人的公园中游玩,以排遣心中烦闷,只有在这个地方能让他感觉到自己和在国内时没有什么区别,也算是一种对家乡思念的抚慰。在他常住瑞典期间,他便下定决心买下一块土地,修建私家园林,瑞典是一个小岛屿众多的国家,风景秀丽有山有水,并且乡下的瑞典,人很少每家每户之间的距离都比较远。最后,康有为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东南处得一个小镇上,买下了一块属于他的私人土地。这块私人土地,位于一个叫沙丘巴登的小镇上,这个瑞典小镇非常受到上流阶层的青睐,是很多富人选择休闲定居的好地方。

  康有为花了一百多万在湖区买下了一座小岛,然后又花巨资在岛上修建了一座中式风格的园林建筑,取名为“北海草堂”。有了这块私人领地,康有为便再也不用去满是外国人的公园里去排解心中忧愁,并且中式风格能够让他常常回忆起他在国内时,和朋友高谈阔论时的日子,康有为的心结好了许多。所以他在这个小岛一待就是好几年,他在这段时间里思考了了他在国内参政时的感想和得失。

  在欧洲的十几年时间里,他从最开始的漂泊无依,到后来的买地定居,多年对欧洲文化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由他编写的《欧洲列国游记》也流传至今。只是他那座解乡愁的北海草堂,到现在百年过后早已在时光的流逝中,破败不堪,在他死后,他的园林便没有人管理了。如今这座岛早已变成了“饭店岛”,当地华人依然称他它为“康有为岛”。这座岛仍属于康有为私人领地,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不知大家对此有什么其他看法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