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草是一种典雅高古的草书艺术,是书法艺术苑中一枝独具风采的奇葩。然惟其高古,习之益难。余学书六十年,对章草情有独钟。所得皮毛之见,东鳞西爪,撺掇一纸,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章草之名的由来,撮其要者,历史上说法有四。王愔之《文字志》:【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粗书之。汉俗减坠,渐以行之。】此其一。韦绩《篆五十六种书》:【章草书,吾相杜伯度(操)援稿所作,因章帝所好,名焉。】此其二。陈绎曾《法书本象》:【章草书,章者奏也,谓可入奏章也。】此其三。《说文解字.序》:【汉兴有章书。】此其四。
所谓【草书】,取其草创之意。今草出现之前,并无【章草】之名。今草出现后,为示区别,凡今草出现之前的草书均称【章草】,也就是说,章草即古草。
至于章草一名的由来,有专家说东汉章帝刘炟好草书,令臣下以草书奏事。一时间,草书成为风气,崔瑷、张芝等名家辈出。因章帝提倡草书,后人便把章帝的【章】字或奏章的【章】字冠诸【草】字之前,这就是【章草】的得名。此说与韦绩、陈绎曾所言相合。另有一说,章草的【章】字含有篇章、章法、法则之意,【章草】即草书的法度。
关于【章草】一名的由来,目前书法界尚无定论。但是,如果说【章草】是因章帝而产生却不甚科学。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表现为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也必须经历一个萌芽、发展、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变现为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章草】的行成亦然。不可否认,章帝的提倡强化和推广了【章草】的实用功能,加快了【章草】的艺术成熟。但不能因此说,有了章帝才有了章草。正如有了格律诗才产生了对联一样,绝不能说因为孟昶把【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挂起来,才有了对联。这种观点,无疑是本末倒置。史游《急就章》的出现,是章草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但是,它只不过是章草发展到比较成熟阶段的一个产物和标志而已,并非有了《急就章》才有了章草。
《潜确类书》曰:【章草,古隶之变也。】说章草是由古隶变化发展而来。所谓古隶,当指战国晚期至秦汉时期出现的简篆、简牍帛书。以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汉简《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以及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乙本为代表,演变为后来的隶书。其中,笔画较之篆书多有省简,且有连笔,已见草势。以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和《战国纵横家书》为代表,演变为后来的章草。秦简中已有个别字具有章草特征,马王堆汉简中有些字也是如此。另外,章草也有从简率籀文、古文而来者。这些,都可视为章草的萌芽。从历代文献所载和地下出土的简牍可知,章草最初的萌芽至今足有两千多年,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简言之,章草绝非是一时一人所创。它是篆书演进到隶书阶段相应派生出来的一种书体,属于草书由胚胎时期逐渐走向规范化过程中一种体段。它脱胎于秦代的草隶,由隶书的简捷写法演变而来,经过长期流行使用,最终约定俗成。可以这样说,章草是隶书草化的结果,它萌芽于先秦,形成于两汉,兴盛于三国两晋。它代表了西汉至东晋四百多年草书艺术的基本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