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粤大地上,一株古树就是一段历史,密密的年轮里记录着无数动人的故事。因赵佗筑城而别号“佗城”的韶关乐昌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城,生长着大量的古树名木,“树”说着属于这座城市的乡愁记忆。在长来镇安口村,就有一棵1300多岁高龄的香樟古树,见证着这片古老土地的过去与现在。
如麒麟盘绕,苍遒地扎根在安口村的这株香樟古树,枝繁叶茂、冠大荫浓,树高22.3米、树围12.2米。它的树形独特,极似麒麟。春去秋来,四季倥偬,历经千年风霜的这株古树,阳光拂过,鸟儿站立枝头,依旧屹立如初,展现着蓊郁之美。
林荫巨伞庇护下的安口村,道不尽的葱郁沧桑。安口村坐落于武江河东岸,张氏先祖于南朝梁天监十三年(公元514年)开基至今已有1500多年。村人说,从古至今,乐昌境内武水蜿蜒,从韩泷祠至九泷十八滩,激流汹涌澎湃。无数船家渡泷过滩,越水而下,抵达村子上游“安平滩”。一路上有惊无险,平平安安,因此取名安口村。
相传南朝梁天监年间,张氏祖先张宝生赴任始兴刺史途中,船行至九泷十八滩时,见群山环绕,武水滔滔。于是他决定带儿子张文志一家到此定居,并取名长寿坊村(后更名为贝兴村,今为安口村一个村小组),张氏家族从此世代居住生活于此地。张文志生有三个儿子,也就是村民口中的“三公”。为了祈愿子孙发达,万代兴隆,张氏后裔于公元718年在村前屋后种植了樟树,契合了张家美好的祝愿。“因‘樟’与‘张’谐音,寓意张氏后裔像樟树一样根基牢固,枝繁叶茂,人才两盛。”
香樟树是我国传统名贵树种,是中国古人所誉“江南四大名木”之一。白居易曾如此描绘樟树之繁盛:“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围。天子建明堂,此材独中规。”
香樟树枝繁叶茂,树冠巨大,常年墨绿,生长期极长,是岭南客家地区绿化遮阴的理想树种。在许多古老的村庄里,往往都有几株巨大的香樟树巍然耸立,庇护着古村的世代子孙。香樟树含有丰富的挥发性油脂,用其制作的家具有防虫蛀等特殊功效,广受百姓喜爱。古时候有些地区还流传着女儿出生就栽植香樟树的习俗。当女儿长大成人出嫁之时,父母就会把对女儿割舍不下的爱,盛装在香樟木箱子里,伴随女儿远嫁,守护孩子终生。
在安口村,这株香樟古树是“活的文物”,是当地千年历史的见证者。长久以来,人们把古树作为该村的“始祖树”,每逢节庆之日,村民便来到树下观赏、团聚。“乡亲们视这棵树如珍宝,逢年过节都会来这里聚一聚,求一个平安,亦求心安。”村民张成祥说道。
古树对当地来说,不仅仅承载着村民的乡愁记忆,更是家乡的历史文脉之所在。坐在树荫下听着村里的老人侃侃而谈这棵香樟的古往今来,是无数游子心中永远无法忘却的故乡印记。
素有“乐昌第一村”美誉的长来镇安口村,曾荣获“韶关市十大美丽乡村”“广东省森林乡村”等称号。当记者昨日走进安口村,古树、古石桥、古码头、古巷道比比皆是,一幅的水墨画卷正在缓缓铺开。
自列入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以来,安口村聚焦“现代农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思路,依托大棚果蔬产业优势,串联张氏三公祠、华侨中学历史遗址、“樟树王公园”等历史人文资源,大力推进“采摘体验游”“观光休闲游”等农旅、文旅融合项目,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生态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