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植物科学的发展历程中,除了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的支撑外,还有一门特殊的学科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它就是结合科学与艺术、兼顾内容与形式的“植物科学绘图”(botanical scientific illustration)。植物科学绘图由于能表达出植物科学之美,真实、客观地反映植物性状的细节,有些细节是无法使用现代的数码技术替代的,所以一直深受广大植物学爱好者的追捧和从事植物科学研究人员的喜爱。
但就这么一个极其重要的学科濒临灭绝,这毫不含糊,不是危言耸听的说法。目前我国从事植物科学绘图工作的人已经很少了,全国上下估计也就十几号人。植物科学绘图从业人员的减少说明我国从事植物分类学前景的暗淡,虽然多年前就有专家学者呼吁国家和政府理应担负民族大任,重视植物分类科学的延续,但植物分类学的处境还是每况愈下。现在,《中国植物志》已经编撰完成,并获得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其他的如《中国高等植物》和《中国木本植物分布图集》也已经出版发行,植物分类的研究好像不再被需要一样。加上现在社会风气浮夸、浮躁,从事纯粹的植物分类研究的人看着总是那么格格不入,“很不吃香”。一些主管部门和领导的短视,以及年轻人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都共同导致了我们分类研究力量在逐渐衰弱。
回顾植物科学画的历史,事实上,经过刘春荣、张荣厚、冯晋庸、冯钟元和冯澄如等近代和现代植物科学画师的努力,我国的植物科学绘图得到长足发展,中国的植物学研究者往往在世界知名期刊发表的论文中附有植物科学绘图,这充分说明了我们已经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植物科学绘图艺法。一副漂亮的植物图片在欧美有可能报价上千美元,而同样的一幅作品在中国只值200~500元左右人民币,大家对待艺术图画态度上的差别由此可见一斑。我有幸与植物科学画师孙英宝沟通邮件,他现在正在从事《手绘濒危植物》编撰工作,相信不久这套丛书就能上市。市场经济的产物或者说一个庸俗的看法是,绘图费用反映对社会的贡献大小,但孙英宝认为这与钱无关,即使我认为付费只是表达对作者劳动成果的尊重。他从事的不只是简单的一份绘图工作,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是科学!
植物科学绘图是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化身,它的价值如哺育人类精神的书籍所散发的书香,悠远而深刻。
这个方向很值得保护,医学也有专业的画师,但是中国不是很多,按说,动物博物馆、科技馆都应该有专业的画师,这些中国都很少见。
现在提倡的绿色生活催生了很多植物爱好者,所以并非没有人愿意做吧,只是这门科学画师技术太难学了,普通人能达到《大自然的笔记》的水平已经很不错了。
博主回复:业余的估计有,但我们需要专业的力量,不然很多重要的事情都没有人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