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四月天,最适合开展自然生态文明教育。4月14日,武汉市洪山区42所学校60余名老师齐聚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开展自然教育专项培训。自然体验、自然游戏、自然观察、自然教育理论、安全管理、自然教育课程设计、自然教育案例分析总结及交流研讨……本次培训课程满满,形式多样,为老师们今后带领学生探秘自然打下了基础。

  本次洪山区科技骨干教师自然(环境)教育专项培训由洪山区教育局主办,洪山区青少年科技辅导站和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共同承办,将持续3天时间。

  14日当天,一场破冰活动拉开培训的序幕。穿戴整齐的两个小分队培训学员按照导师的要求,在自然体验过程中打开五感。首先,每人沿路捡拾5片最特别、最有特色的落叶。游戏过程中,学员们选择最大的、颜色最丰富的、叶柄最短的、叶脉清晰的、摸起来粗糙(光滑)、有气味的、边缘最不整齐的、笑的、忧伤的……每片叶子的形态都不同,各有各的特点,将它分享给同伴。在导师的引导下,学员们调动视、听、嗅、味、触五种感官,静心感受,对身边的自然物有了最初的认识。

  接下来是“采访”环节。你的自然名植物还是动物还是非生物?你的家乡在哪个省?你喜欢的颜色是什么?你喜欢的植物是什么?你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和害怕的动物是什么?你喜欢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你喜欢吃什么口味?你喜欢在自然里做的事情?一系列问题让学员们彼此更加了解,也从互动中真切感受到自然教育带来的快乐。

  “果实对对碰”活动是通过互相触摸感受事物之间的区别。学员们通过触摸寻找相同的果实的队员进行组队,再去寻找特别的物体,互相感受。导师引导学员们学会观察的方法,感受、总结和分享观察的结果,将来也可以用这种形式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

  下午的环节首先是自然名的见面仪式,全体组员进行自然名搭配动作的介绍,通过镜像关系互动进入团体活动氛围。然后导师用“七宝格”的方式为学员们布置了观察目标。学员们可以画可以用语言描述,之后图案相同的组成小组,先组内分享,再每小组有一位伙伴分享一个格给其他人,同时采用纸戏剧的方法,帮助大家进行自然观察方法论的总结。

  各类活动让老师们实现自在探索大自然,了解自己的内心,提升幸福感。英格一分校的李冬老师感慨,“自然体验让人安心,舒心,静心,感受到繁忙生活中不曾感觉到的大自然的修复功效。让大家重新获得了觉知幸福的能力。所有成员都让自己的节奏慢下来。积极去探索。努力去体会,对大自然充满敬畏,敏锐的感知所有事物,充满期待。”

  晚间也有培训项目。在导师的讲解下,学员们兴趣盎然地认识了身边的“夜精灵”们。武珞路小学的宫书惠老师说:“在夜晚借助手电筒的亮光进行自然观察,我们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居然还有如此多可爱的夜行性生物生活在我们身边,这些美丽的精灵令我陶醉,我不再恐惧黑夜。第一次专注地去观察蜘蛛,第一次听到猫头鹰、普通夜鹰的叫声………原来黑夜不仅仅是黑色的,它与白天同样得五彩斑斓。”

  洪山区青少年科技辅导站站长孙璟表示,自然教育可以在童眼看世界上生发。如果你是语文老师,可能生发出诗意的春天之系列课程;如果你是数学老师,可能生发出几只蝌蚪几只青蛙几条腿的问题解决;如果你是生物老师,可能生发出从种子到果实的演变史;还有音乐老师、美术老师、科学老师、科技老师……无论什么背景,只要从孩子的视角去发现,辅以正确的观察方法,培养持久稳定的专注,再配上各自学科价值取向,就可以带给孩子们不拘一格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