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种食物原材料,到底有多少种吃法?对于不同的中国人来说,有着成百上千个答案,就拿大豆来说,它可以成为豆腐,也可以成为豆浆,更可以成为形态各异的豆制品被端上餐桌。
在皖北平原,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有一群人爱“吃”,也爱琢磨“吃”。他们把花生从“红皮”琢磨成“黑皮”,与传统红皮花生相比,黑花生在吃法上并没有不同,但营养价值却高出很多;他们琢磨出大豆的新吃法,研制出宛如硬币大小的濠城豆饼,有韧劲不易碎,成为当地食客餐桌上的宠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吃”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固镇县的食品企业也在不断琢磨出新花样,要让人吃得饱,更要让人吃得好,吃出更多新花样。
以往的豆制品作坊往往都是“小、散、弱”的个体化加工,但在蚌埠市固镇县,有着一家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豆制品大型加工厂——安徽红花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红花食品”)。目前,由红花食品生产制作的豆皮、腐竹、云丝等豆制品,已经成为海底捞、呷哺呷哺、小龙坎等国内知名餐饮连锁店的畅销产品。
小小一张豆皮,看似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真有必要改变以往手工生产模式吗?红花食品总经理王泽民认为,要想让人吃得好,每一步都要尽量做到“科学”。
确保原料品质是制作优质豆制品第一步。王泽民介绍,为了实现豆制品原料的标准化,红花食品确实费了一番心思,“我们给农民提供豆种、提供肥料,还指导他们进行种植。”
为何要费这么大周折?早年间,刚来到固镇的红花食品发现,当地农民种植的大豆品种五花八门、品质参差不齐。
思来想去,红花食品干脆在固镇县濠城镇与南京农业大学联手开辟了一块大豆育种选种实验基地,将优质豆种放在公司承包的基地里种植。“农民看到我们的豆种产量高、豆质好,自然愿意接受我们的豆种。”王泽民介绍,经过几年努力,如今公司从种植基地和当地农户处收购的大豆,已经占到公司原料的70%以上。
如今的红花食品,已经拥有了5000亩大豆种植基地,依托红花食品产业化联合体,带动了固镇县6个种植合作社、26户家庭农场种植大豆,各类豆制品年产量可达到2000吨,2020年全年销售额达到1.6亿元。
除了严把种植关和收购关,红花食品还在固镇县有关部门牵线下与浙江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展开合作,对车间豆制品生产流水线进行升级,彻底改变了以往的手工生产模式。“在与高校合作后,我们的生产成本下降了近10%,各类豆制品的品控更稳定了。”
目前,红花食品一改以往以批发市场为主的销售模式,已经建立起一套成熟的以大客户为主的销售渠道,王泽民说:“我们的产品品质提升了,品控稳定了,大客户自然就来了,我们在市场上的话语权也就提升了。”
“刚来的时候,整个厂子给人的感觉就是‘老态龙钟’,设备老化、厂区老旧,就像一个油脂加工作坊。”安徽中粮油脂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小平用比喻来介绍当年的厂区——“就好比一辆开了十多年的老爷车,是边维修边行驶。”
如今,安徽中粮油脂厂区已经大变样。传统仓储改造为立体仓储、精炼车间实现信息化升级、产品管理全流程可控……与传统油脂企业不同,安徽中粮油脂有限公司通过几年来的设备升级和智能改造,推动了企业不断迈向“高精尖”。
何小平曾算过一笔账,通过设备升级和智能化改造,每年的能耗至少可以减少15%,产能可以提高10%,生产效率也能往上再上一个台阶,至少是15%。
“技改之后,减少了劳动强度、提升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产品质量,过去都是凭着老经验手工扳动阀门,现在精炼设备的温度、压力、转速,甚至阀门的开合度,点击鼠标即可完成。”精炼车间主任朱玉园说,改造前,人工操作人工干活;改造后,全程电脑操作,只需定时巡检,工作强度大大减轻。
随着生产、精炼、仓储等环节的智能化程度逐渐提升,厂区的自动化能力也是大幅度提高,装什么型号的油品、设备的开启关停,各个环节的运行状况都能实现实时监控。
现如今,通过不断向自动化、信息化要效益,“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中粮油脂走出了一条智能制造的路子,并在科技力量的推动下,产品品质稳步提升,销售额也是逐年以1亿元的增量在增长。2020年,该企业销售额更是创下新高,达到了8.5亿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红花食品和中粮油脂等企业成功的背后,正是固镇县粮油企业“下重本”在种好粮、打品牌,围绕“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深耕发力的全过程。
通过科技助力,让老百姓从吃饱到吃好,是固镇县粮油企业不变的愿景。安徽金香丝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生产制作手工粉丝的企业,创始人蔡之瑞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为了增添红薯粉丝中的科技含量,公司引进多台洗薯机、淀粉研磨机,确保红薯粉丝制作前的淀粉质量,还与安徽科技学院等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改进制作红薯粉丝配方,让顾客吃得更健康。
固镇县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的持续开展,固镇县将持续推出更多“好粮油”产品提供给消费者,也将助推来自固镇的优质粮油产品走向全国,伴随着百姓的一日三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