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新泰市5.6万亩中药材陆续迎来收获期。走进汶南镇南西官庄村徐长卿种植基地,采收机械轰鸣作响,繁忙地穿梭在田间地头。随着机器的运转,带着浓郁药香的徐长卿破土而出,农户们紧随其后,忙着捡拾、搬运,现场一派丰收的喜悦。

  在收购现场,客商类延震对这里徐长卿的品质赞不绝口,他表示:“我每年都来汶南镇收购徐长卿,每年收购800吨左右,主要销往安徽和河北等地,药材品质好,供不应求。”

  “全村100多户,种植徐长卿2000多亩,亩产达到800-1200斤,每亩地效益在5000-6000元之间,每户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据汶南镇南西官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宋炳干介绍,徐长卿的种植不仅给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还带动了周边千余名群众就业。

  在刘杜镇门家庄村,56亩的瓜蒌也迎来了采摘期。瓜蒌学名栝楼,瓜蒌籽被誉为“瓜子之王”,其果实、果皮、根等均可入药,利用价值极高。“瓜蒌比较好种,病虫害很少。”刘杜镇门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安士现介绍说,“我们这边种植的品种是徽记瓜蒌,年产30吨。可以现在售卖鲜果,也可以等到12月份取出瓜蒌籽后晒干销售。瓜蒌籽价格每斤18-25元,整体算下来每亩地毛利润7000元左右。5年之后,瓜蒌的根还可以再销售。”

  刘杜镇门家庄村通过“村企合作”模式,采用“立体化”种植技术,建立40余座温室大棚,共发展“瓜蒌+生姜+酥梨”种植120余亩,年产瓜蒌、生姜、酥梨共计达300多吨,每个大棚利润达到7000多元,带动周边5个村120余名村民就业。

  来到龙廷镇上豹峪村中药材加工产业园区,工人们正忙着将采收回来的丹参、黄芩等中草材进行分拣、切片、烘干等深加工处理。“园区引进安徽亳州恒泰药业、山东伍亩地电商、桃花源中药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入驻,是鲁中中药材集散地,也是鲁中最大的丹参中药材交易中心。年销售丹参、黄芩、徐长卿等各类中药材1.5万吨,年销售额达到2.2亿元,仅丹参销售量占全国40%以上。”上豹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绍林介绍道。

  龙廷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8000余亩,每年大约可产中药材3000余吨,相关从业人员1万余人。龙廷中药材产业形成了集中药材种植、药材初加工制作和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式发展格局。今年,还新上足浴包生产项目,新建车间1500平,新建生产线条,促进乡村实现由“卖原料”到“卖产品”的转变。

  近年来,新泰市因地制宜,通过提供技术指导、引进优良品种、拓展销售渠道等一系列举措,大力发展特色中药材种植,形成集中药材种植、药材深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式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全市共发展丹参、金银花、百合、黄芩、菊花、徐长卿等各类中草药材5.6万亩,年产鲜药材约4.5万吨、干药材约1万吨,总产值达20亿元。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热线电话:。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