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年度消费旺季。不少市民表示,置办年花年桔、贴对联、吃腊味、吃年夜饭、尝年饼是阳江人春节不可或缺的习惯,品尝舌尖上的特色美食,感受家乡的年味儿,成许多阳江人共同的选择。近日,记者采访了几位我市行业人士,了解阳江人的“年味消费”新动向。

  “秋风起,吃腊味”这句俗语承载着不少阳江人对于腊香四溢的美好回忆,吃腊味也是不少阳江市民新年的习惯之一。

  人称“娥姐”的郑素娥,是新洲本地人,10多年来,娥姐潜心研究腊味制作方法,边做边改,从小作坊发展到公司,她制作出的腊味受到顾客的好评。记者来到娥姐的腊味加工厂的晾晒场看到,2000多平方米的晒场悬挂着各种腊味产品,一排排带着诱人咸鲜的腊肠、腊肉、腊鸭散发出油润的光泽,夹杂着的酒香不断弥散在风中,为了让更多人春节尝到美味醇厚的腊味,娥姐正与工人加班加点在晒场忙碌着。

  “遵从父辈传授的秘制方法,制作腊肠、腊肉都是选用当天新鲜的猪肉,这样做出来的腊味吃起来味道更好,这也是腊味制作的关键,除材料考究外,制作工艺上也要严格把关。”娥姐表示,腊味炒菜花、腊味圆子、三腊饭、腊鸭萝卜煲等菜式是阳江人年夜饭的常见菜式,鲜香味美的腊味烘托着人们幸福富足的生活,这是市民春节吃腊味的原因之一,也是阳江人的特色传统。

  据了解,阳江市阳东区新洲镇腊味制作技艺历史悠久,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了,是省级腊味专业镇。其中,阳江市阳东区娥姐腊味食品有限公司的“娥姐腊味”制作技艺获得阳江市“非遗”认证,腊味年产量达到3.3万斤。

  蝴蝶兰、银柳、富贵竹、波斯菊、年桔……春节期间,年花市场逐渐升温。在市体育馆的迎春花市,各式鲜花盆花琳琅满目、金灿灿的年桔受市民青睐,商家们忙前忙后摆放年花年桔,吆喝声此起彼伏,成为了新春的一道独特“年味”。

  在花市的某个摊档中,插花手艺人梁馨文正在摆弄着年花,今年是她售卖年花的第六个年头。梁馨文正用心地装饰一盆新春银柳发财桶,火红的银柳搭配折纸扇、中国结、金色叶子等元素,错落有致地立于瓶子中,金红色调的装饰让花的年味显得更浓烈。“我们从一个月前就开始忙碌,这段时间是最忙的时候,从销售情况看,银柳、年桔、蝴蝶兰的需求量较大,价格比去年稍有上涨。其中,安娜、藏宝图、仙桃、神话等品种的蝴蝶兰较受市民欢迎。”梁馨文介绍时,视线一直没有离开手中的年花,其表示,广东人购买年花图一个好意头,银柳粤语谐音“银、楼,有银有楼”,蝴蝶兰寓意“幸福的来临”,搭配紫砂、陶泥等花盆的装饰,尽现蝴蝶兰雍容华贵的姿态,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融合,让市民感受文化与自然结合的艺术之美。

  “市民购买年花,是探索美的一种生活态度,也是春节传统文化的一个展现。”梁馨文坦言,将继续在“花事”行业中深耕,将花的魅力分享给更多人。

  过春节,年饼必不可少,市面上的年饼几乎都是用机器大量生产,欠缺“人情味”。在阳东区那龙镇田畔社区沿江西路有一家开了40多年的许珍饼店(也叫“田畔饼店),走进去饼香扑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甜味,门口陈列着琳琅满目的饼食糕点,给阳江人春节留下了独特的年味。

  “许珍饼店的手艺已经历经四代,现在我继承了他们的衣钵,当起了一名做饼手艺人,挑起了制饼手艺传承的责任。”今年30多岁的许国华表示,临近春节,过来购买年饼的顾客越来越多,甚至会亲自开车过来购买各式饼类作为春节的年货。其中,软糯香甜的佛仔饼和脆口的烧饼尤其受顾客青睐。现炒的馅料,手工搓粉,朴素但是实在。饼店的佛仔饼制作技艺,于2022年入选阳江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项目名录。

  “煎堆寓意‘金银满屋’,油角有油润、富足的寓意,烧饼寓意团圆美好。小小糕点,凝聚了手工艺人的匠心与巧思,是传统美食,亦是阳江人新年的味蕾记忆。”许国华介绍,现在店里迎来了销售旺季,工人们正忙着制作年饼,供应春节市场消费需求。

  “年饼,寄托着人们对新年无限的祈望与憧憬,透过春节民间风俗,寓意吉祥。”许国华说。

  春节,大部分人早已买好了食材,期待着一年一度的团圆饭。然而,这些事情,对厨师这一行来说,都是藏在心底的奢望。临近春节的后厨,是这座城市里最忙碌的地方之一,从2月初开始,阳东区九州城酒店行政总厨江国栋就与同事坚守在后厨,制作出一道道佳肴,用美味见证春节团圆“食”光。

  “从16岁入行到现在,除夕的年夜饭我都没回家与亲人团聚过。”今年50岁的江国栋从事餐饮厨房工作34年,他表示,除夕前后,不单是厨师一人的坚守时刻,也是整个餐饮行业厚积薄发的重要节点。今年春节,他和同事依旧选择坚守岗位。

  早上备好材料、成品菜,了解人手、货源、菜品等情况,下午3点开始备餐,傍晚5点晚饭开市,监督协调出餐,把控时间、把控味道,9点结束营业并搞卫生……这是江国栋和同事们在后厨里备战年夜饭的日常。

  年夜饭对厨师们而言是“如临大考”,而江国栋信心满满。“做好年夜饭,我有十足的把握。”江国栋自信地对记者说,阳江人喜爱年夜饭饭桌上出现本地食材,如蚝、鱼、鹅等。为此,他与团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重视食材的鲜度与品质,采用当天新鲜食材,给食客带去鲜美的风味。

  “工作就要干一行爱一行,即使是万家团圆时,也要认真跟进工作。”在江国栋看来,为顾客烹上一桌美味的年夜饭是他的职责,希望把这种温暖和爱带给更多的人。

  在金郊路坪郊市场,一家春联摊位挂满了字体圆润、遒劲有力的对联,“抹上”了喜庆色彩。书法家关基勇拿着毛笔,在笔墨纸砚一应俱全的桌子上,摊开春联纸,全神贯注地书写着春联。他落笔有力,一气呵成,遒劲有力的毛笔字透着新春的喜庆,纸上的“福”字寄托着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我已经写了22年春联。每年春节过后,我就开始为下一年的挥春售卖做准备。一天写150副春联,一年下来要用掉250公斤墨水呢! ”关基勇说,写春联令他感受到的年味比他人都要早。他自幼喜爱书法、绘画,大学时专修美术专业,毕业后便开始写春联。如今,他收了两个徒弟,还摆了5个春联摊位。多年的书法经验令关基勇积累了不少“粉丝”,很多老街坊也认可他写的对联,一买就是十几年。“你写的对联饱满圆润,笔画粗,用墨深。贴上了后,新的一年顺顺利利,以后还用你写的对联。”每当关基勇听到顾客的称赞时,心里便充满了成就感。

  随着时代的变迁,阳江春联也紧跟步伐,有了许多新的变化。从橙色丹金纸到纸上洒金粉,从黑墨色字体到黑金沙、黄金沙字体,这些变化都是为了让春联更添韵味,显得光彩夺目。“手写春联有灵性、有个性,还代表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阳江人过年的独特仪式感,其美好寓意让人对新的一年满怀憧憬。”关基勇表示,变的是春联的装饰,不变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将继续手握毛笔,将美好祝福写在春联上,让年味从笔尖走向心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