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老家村里的一位老同学有一个私家花园,种植了近50种植物,四季常绿、花儿常开,还有假山、流水、鱼池,成为近两千人的大村子里楼顶上的一抹亮色,在村里村外小有名气。
已退休的我,每当乡愁来袭,便回乡小住几天,但都因这样那样的事情缠身,一直没空去探访老同学的私家花园。近日再度回乡,我决定抽空一睹为快。
老家地处粤西边缘山区,位于两广四市(广东的高州市、信宜市、化州市和广西的北流市)交界处,七分山岭三分水田,乡亲们过去过的都是“一日两餐照镜子(喝稀粥)”的日子。随着乡村振兴,经济发展,乡亲们或外出务工、经商,或在家耕山种果、发展养殖业,早已过上了体面的生活,纷纷开上了小车、住上了小楼,让我每次回乡都喜从心来。
那天傍晚,我走进了老同学的家里。夕阳的余晖,映红了他的三层小楼,也映红了门前缓缓流淌的陵江。
小楼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一楼是客厅和饭厅,二三楼住人,楼顶则是他着意打造的私家花园,取名为“愉园”。裕是他的名字,而愉与裕谐音,应是取心情愉悦之意。名与意两者兼得,可见他花了一番心思。
置身楼顶,就像置身于一个五彩缤纷的花园,颇有苏州园林之感,山水、树木、花草、凉亭、琴棋、书画等应有尽有,且布局精巧,真有点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两棵四季扬花的三角梅,长长的藤子,盘踞在凉亭顶部,火红的花朵与火红的晚霞交相辉映,显得更加璀璨夺目;那3棵桂花树,正是花开季节,星星点点的小白花,散发着醉人的芳香;那5盆不同品种的兰花,花容清秀,如谦谦君子,各领风骚;那盆形如伞状的福建茶,盘根虬枝,宛如一棵饱经沧桑的古树,而树下摆设的“双翁对弈”陶艺,更增添了浓浓的文化意蕴……
老同学与我同龄,从小学到初中,我们都是同班同学。后来我到了城里读书和工作,而他一直在家乡务农。成家立业后,他曾到珠三角闯荡过一段时间,在工厂打过工,推销过产品,开过五金小店。回乡后,他在陵江对面的圩镇上开了一间发廊,一直经营至今。他的儿子也有样学样,在镇上开了另一间规模更大的发廊,成了镇里有名的理发专业户。
坐在用竹木搭建的凉亭里,老同学冲来了一壶大红袍。沐着带有花香的晚风,听着水流的叮咚声,我们侃侃而谈。“你又理发又种地,哪有闲情打理这些花花草草?”
言毕,他从茶几下面的抽屉里,拿出一叠宣纸,上面写满着密密麻麻的毛笔字。从小就练习书法的我,一眼便看出他在临摹颜真卿的《颜勤礼碑》,点横竖撇捺,写得似模似样。
回家时,走在灯火明亮、整洁的村道上,蛙声如潮,似乎再也听不到从屋子里传出的噼噼啪啪打麻将声了。我在想:时代在发展,观念在改变,生活变得富余,农人也有了新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