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宋家的幺儿,出生在70年代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父亲宋大江是个有名的“懒汉”,他性格随和,但总爱找借口逃避劳动。而母亲韩玉珍,却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勤劳、坚毅,是家里的顶梁柱。
记得小时候,村里的孩子们五六岁就开始帮家里干活,而父亲直到十五六岁才第一次下田。他那双从未沾过泥土的手,第一次锄地就磨出了血泡,疼得他连连叫唤。爷爷奶奶心疼得不得了,总是说:“大江啊,回家去吧,别累坏了。”
我母亲却不吃这一套,她坚信“勤能补拙”,对父亲的懒惰深恶痛绝。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忙里忙外,从不抱怨。她不仅下地干活,还要照顾我们六个孩子,晚上还要在昏暗的油灯下为我们缝补衣物。
母亲对教育的重视,在我们那个小山村里是出了名的。尽管她自己文化水平不高,但她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坚持让我们兄妹几个都去上学。她常说:“不管你们将来做什么,只要诚实、正直,就能有所成就。”
为了让我们都能接受教育,母亲不惜一切代价。我记得有一次,为了给我们交学费,母亲甚至卖掉了她唯一的嫁妆——一枚金戒指。这件事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人都不理解,认为母亲太傻,但母亲从不后悔。
母亲不仅支持我们读书,还亲自参与我们的学习。她白天忙完农活,晚上还要陪我们一起学习。她总是鼓励我们:“不要怕困难,只要肯努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在母亲的坚持和努力下,父亲也逐渐改变了。他开始努力工作,虽然还是常常抱怨,但至少不再偷懒。父亲的变化,让我们都感到惊讶,也让我们对母亲更加敬佩。
尽管生活艰苦,但在母亲的努力下,我们家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我们兄妹几个也在母亲的教育下,逐渐成长起来。大哥宋大山,初中毕业后就开始帮家里干活,后来成了村里的能人,大家都叫他“大山哥”。
二哥宋小山,虽然学习一般,但对木工活儿特别感兴趣。母亲发现了他的特长,就鼓励他去学木工。二哥也争气,很快就成了村里有名的木匠,大家都夸他做的家具既结实又好看。
三哥宋小江,就是我们家的“闯祸精”。他从小就调皮捣蛋,经常惹是生非。但母亲从不放弃他,总是耐心地教育他,希望他能走上正道。
我作为家里的幺儿,从小就被父母和哥哥们宠爱。但我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懒惰,反而更加努力学习,希望将来能有所成就,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在我成长的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教训发生在三哥身上。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三哥宋小江从母亲那里领了十元钱,骑着家里的破自行车,兴高采烈地去县城采购日用品。然而,他这一去,却给我们家带来了一场风波。
三哥在县城被一群斗蛐蛐的二流子吸引,看着他们轻松赢钱,他心动了。起初,他只是小试牛刀,没想到连赢几局,这让他信心大增。但是,好景不长,好运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他就输光了所有的钱,还欠下了一屁股债。
那群二流子气势汹汹地来到我们家要债,母亲听闻此事,提着菜刀就冲了出来。她的眼神坚定,声音洪亮,质问那些人:“我儿子不懂事,你们也不懂事吗?是犯法的,你们还敢上门要债?”
面对母亲的强硬态度,那些人开始退缩,但仍旧不肯善罢甘休。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大哥带着村里的青壮年赶来支援,形势立刻逆转。母亲趁机提出解决方案,最终以十元钱了结了这场纠纷。
那些人走后,家里的气氛凝重到了极点。母亲没有立即发作,而是等到晚上,家里其他人都睡下后,才开始了对三哥的“教育”。我和几个哥哥被命令摁住三哥,母亲则拿起了扁担,毫不留情地教训起三哥来。那一夜,三哥的惨叫声在夜空中回荡,成为了我们兄妹心中永远的痛。
第二天,三哥躺在床上,动弹不得。母亲虽然心疼,但更多的是愤怒和失望。她坐在床边,一边抹眼泪,一边训斥三哥:“你这是自作自受,我让你去赌,我让你不长记性!”三哥满脸泪水,连连保证以后再也不赌了。
这件事对我们全家都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母亲借此机会,对我们进行了一次严肃的家风教育。她告诉我们,做人要堂堂正正,不能走歪门邪道。她还特别强调,无论将来做什么,都不能沾染这样的恶习。
这次事件对三哥的打击很大,但也让他彻底醒悟。伤愈后,他变得沉默寡言,不再像以前那样调皮捣蛋。他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决定要用自己的双手,为家里分担一些负担。
在母亲的建议下,三哥开始尝试在自留地旁边开荒种地。起初,他种的是一些普通的粮食作物,但收成并不理想。我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改种一些经济作物,比如生姜、山药等。三哥听从了我的建议,没想到第一年就获得了大丰收,不仅还清了欠家里的债务,还有了不少盈余。
这次成功的经历,极大地激发了三哥的斗志。他开始四处打听,学习各种种植技术,尝试种植不同的作物。几年下来,三哥不仅还清了所有的债务,还攒下了一笔不小的积蓄。
这件事对我们全家都是一个巨大的转变。母亲用她的严厉和智慧,挽救了三哥,也挽救了我们这个家。而三哥的改过自新,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让我们相信,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够改变命运。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宋家的六个孩子,像田野里的庄稼一样,渐渐成熟起来。每个孩子都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展现出了不同的才华和成就。
大哥宋大山,作为家中的长子,他从小就展现出了领导才能。初中毕业后,他没有选择继续升学,而是留在村里,开始了他的农业改革。他不断试验新的种植方法,改良种子,使得我们村的小麦产量年年攀升,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粮仓”。后来,大山哥被推举为村长,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带领村民们一起致富,最终成为了乡镇企业家,深受村民的爱戴。
二哥宋小山,他从小就对木匠活儿有着浓厚的兴趣。虽然学习上不算突出,但他的木工手艺却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在母亲的鼓励下,二哥开始四处拜师学艺,他的技艺日益精进,做出来的家具既结实又美观。后来,二哥成立了自己的建筑队,从修房盖屋开始,逐渐将业务扩展到了城市。他带领着村里的后生们进城务工,不仅让他们脱贫致富,自己也在省城买下了几处房产,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商人。
三哥宋小江,在经历了的风波后,他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他开始认真地经营自己的药材生意,凭借着勤奋和智慧,生意越做越大,最终成为了一名药材商。他的药材不仅供应给了周边的乡镇,还远销到了省外。三哥的成功,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尊重,也为我们家争了光。
四哥宋小河和五哥宋小海,他们俩都是学习的佼佼者。在母亲的坚持下,他们得以继续深造,最终都考上了名牌大学。四哥专攻建筑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科研工作者,后来还担任了研究所的所长。五哥则对学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一路读到了博士,最终成为了一名大学教授,桃李满天下。
至于我,宋小溪,我从小就对医学充满了兴趣。在母亲的支持下,我考上了医科大学,专攻中西医临床。毕业后,我成为了一名医生,尤其是我的中医治疗技术,受到了许多患者的青睐。我在医院里救治了无数的病人,也帮助了许多来自家乡的乡亲们。
我们兄妹六人,虽然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我们都有着共同的信念:诚实、正直,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未来。我们的成就,离不开母亲的教诲和父亲的支持。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
随着我们兄妹六人渐渐长大成人,父母的年纪也越来越大。他们的头发渐渐斑白,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中依然闪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子女的骄傲。
在我们事业有成的同时,父母也步入了晚年。我们兄妹几个商量着,无论如何也要让父母安享晚年,享受他们辛苦付出后的果实。我们轮流邀请父母到各自的家中居住,希望他们能体验不同的生活,享受天伦之乐。
大哥的乡镇企业做得风生水起,他邀请父母到他的新家,一个宽敞明亮的农家小院,院子里种满了各种花草,还有一个小小的池塘。父母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每天和村里的老人聊天、下棋,过得非常惬意。
二哥在省城的家更是豪华,他带着父母游览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从博物馆到公园,从古老的街巷到现代的商场,父母对这座城市的繁华赞叹不已。
三哥则带着父母去了他经营的药材基地,看着那一片片绿油油的药田,父母感到非常欣慰。他们没想到,曾经让他们头疼的三哥,如今竟然有了如此成就。
四哥和五哥则带着父母去了他们工作的城市,参观了他们的研究所和大学。父母看到儿子们在学术领域的成就,感到无比自豪。
而我,作为一名医生,我带着父母游览了北京的名胜古迹,从故宫到长城,从颐和园到天坛,父母对这些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赞叹不已。
尽管我们在各地都为父母提供了最好的生活条件,但他们始终觉得,最舒服的地方还是自己的老家。他们说,那里有他们熟悉的土地,有他们熟悉的乡亲,有他们一生的记忆。
于是,我们兄妹几个商量后,决定尊重父母的意愿,将老家的院子重新修缮,盖起了一栋三层的小楼。我们希望,无论我们身在何处,父母都能有一个温暖的家,过年过节时,我们也能回到这里,和父母一起团聚。
修缮后的老家焕然一新,院子里种上了各种花草,还搭建了一个葡萄架。父母在院子里养了几只鸡,几只鸭,每天听着它们的叫声,父母感到非常满足。
每当过年过节,我们兄妹几个都会带着家人回到老家,和父母一起度过。那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母亲亲手做的饭菜,聊着各自的生活和工作,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院子。
父母看着我们一个个成家立业,一个个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常说,这是他们最大的幸福,最大的骄傲。
随着时间的流逝,父母亲的年纪也越来越大。尽管我们兄妹六人尽了最大的努力,想要让父母安享晚年,但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逃避。
母亲韩玉珍,这位一生坚强、勤劳的女性,在90岁那年,在一个平静的夜晚,安详地离开了我们。她走的时候,面容非常安详,仿佛只是沉沉睡去。她的手还紧紧握着父亲的手,仿佛在告诉我们,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也要和父亲手牵手,一起走过。
母亲去世的消息,像一道晴天霹雳,震得我们兄妹六人心痛不已。我们痛哭失声,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父亲更是悲痛欲绝,他不吃不喝,只是呆呆地坐在母亲生前常坐的摇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母亲生前用过的物品。
我们兄妹六人轮流守在父亲身边,劝慰他,希望他能从悲痛中走出来。但父亲仿佛失去了生活的重心,他的眼神空洞,言语也变得少了许多。
就在母亲去世后的第三天,父亲突然把我们叫到身边,微笑着对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的母亲走了,我也要去陪她了。这辈子,我离了你们娘不行,我要去找她去了。下辈子,我们还做两口子。”
我们听着父亲的话,心如刀绞,却又无能为力。我们知道,父亲和母亲的感情深厚,他们一起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母亲突然离世,对父亲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就在那天晚上,父亲在睡梦中,安详地离开了我们。他的脸上带着微笑,仿佛在告诉我们,他终于可以和母亲团聚了。
父母的相继离世,让我们兄妹六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悲痛。但我们知道,他们生前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我们能够团结一致,继续传承和发扬家族的优良传统。
我们兄妹六人,决定将父母生前的教诲,作为我们人生的座右铭。我们决定,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未来。
我们决定,将父母生前的家,作为我们家族的传承基地。我们在那里设立了家族基金会,用来资助那些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孩子,让他们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我们还决定,每年过年过节,都要回到老家,举行家族聚会。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家族的成员能够经常团聚,增进感情,传承家族的文化。
这就是我们宋家的故事,一个关于传承、团结和希望的故事。它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家族的纽带永远不会断裂。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有坚持,就能够将家族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承下去。
父母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精神,他们的教诲,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兄妹六人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也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够继承和发扬我们的家族精神,让宋家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永远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