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山脚下那一片,就是我们的海花草基地,春天就会一片嫩绿。”村民欧启环站在山上说道。
斗转星移,如今,月亮山下,海花草长势越来越好,地也越来越肥,矿山变成了绿山。
“种草”让村民们打破了传统务农观念,海花草强大的吸水力,就像一块海绵,吸住了村民们的勤劳和期盼,开启了致富新路子。
过去,这里石漠化严重,大小矿坑扯开一道道扎眼的口子,月亮山像得了“斑秃”“牛皮癣”一样,黑一片黄一片。
“黑色发展”不可持续,绿色发展才有未来。月亮山是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任迫在眉睫。
2016年,欧启环回乡务农,打算种水稻。原本是想借此改善生活,没成想,第一批秧苗种下去,一场小雨,苗就被冲走了一半。欧启环这才得知,自己承包的这片田地含硫,再加上地势高寒,水稻长势也慢。
他着急,却不甘。“不是良田,我也要把它变成良田!”就这样,欧启环开始和这片地“较劲”。
专家一个个找,办法一个个试。水稻种不活,就改种草。在镇党委和政府推荐下,欧启环外出考察,解锁了新的财富密码——海花草。
回到家后,他就撸起袖子开始干。他利用威桑煤矿低产农田,建成海花草种植基地。
如今,他种植的50亩海花草,年收入超过40万元,同时带动村民就近务工,带领大家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没想到这个烂泥田,竟然是个‘聚宝盆’,我家世世代代都是农民,只会干农活。”欧启环兴奋地说,“种草”让我打破了传统务农观念,开启了致富新路子。
“这些田地不属于高标准农田,所以‘种草’更合适。”佳荣镇党委书记胡安松解释,海花草不仅可以涵养水源,还可以对矿山进行生态修复,实现了生态与发展双赢。
海花草的示范效应,也带动了其他村民。“你种草了吗?”的问候语,在月亮山渐渐流行起来。
“你看,随便挤一下,就有这么多水流出来。它最多可以储存超过自身重量25倍的水!”郭应在一处泥炭藓沼泽湿地边蹲下,展示泥炭藓强大的蓄水功能。
郭应是一名高级工程师,也是六盘水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建园开拓者之一,更是一名执着的海花草保护者。
看着眼前这片再熟悉不过的海花草,郭应细心介绍,近距离观察,海花草的叶子蓄水后呈圆筒形,整株海花草上,就像分布着无数个微小的水桶,所以其储水功能强大。大面积的海花草湿地,蓄水功能就更加惊人。
一眼望去,目测这一片沼泽湿地约有200多平方米,这里是位于盘州市和水城县交界处的六盘水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郭应说,在海拔2000多米的山上有20多片这样的湿地,总面积达四五千平方米,海花草是这个湿地公园最宝贵的资源。
郭应今年50岁,是一名工作近30年的“老林业人”。1994年7月,郭应从贵州省林业学校毕业,先后在盘县刘官镇林业站、盘州市林业局、六盘水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和盘州市自然资源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工作。
“海花草”和当地村民和平相处了很多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因其药用价值被市场认可而价格一路飙高,村民开始对其疯狂采挖贩卖。
为经济利益驱使,附近不少村民滥采泥炭藓,这样的情况持续了近20年,有人因此发家致富,却对泥炭藓沼泽湿地造成了很大的破坏。随着社会发展实施护林管理,大规模采挖停止了,但零星的盗采时有发生。
2012年,贵州省林业相关部门组织的科考团队到“八大山自然保护区”进行综合科学考察。考察中,一位教授在娘娘山上发现了这些泥炭藓沼泽湿地。
此事引起了省里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的重视,很快进行了国家湿地公园的申报和建设,开展泥炭藓沼泽湿地的保护工作。
2013年12月31日,六盘水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的试点申报得到国家林草局批复,随即开启了为期5年的试点建设。2017年,六盘水成立了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作为副县级单位在当地进行统辖管理,郭应和5位同事成为管理处的第一批工作人员。
最初,郭应对泥炭藓也不是很了解。但2012年听专家详细介绍后,他就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深入学习研究,逐步从门外汉变成了专家,迷恋上这种神奇的植物并矢志去保护它。
郭应的手机上,保存有上千张各个季节各种形态的海花草照片,给亲戚朋友介绍海花草和相关知识,已经成为他的一大乐趣。
2021年,郭应调离六盘水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但是他一直心系湿地公园以及这里的海花草沼泽湿地。
“作为六盘水市林业行业的一员,很自豪曾为保护海花草努力过,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郭应说。
每年6、7月份,荔波县甲良镇石板村的陆锦亮和妻子一大早就在泥沼里组织务工群众采收海花草。
“累! 但快乐,种海花草就是要这种烂泥田里流出来的水才好,我们这里正好符合条件,很多地方想种还种不成功,管理简单、不愁销路,越是不出稻谷的烂泥田越出海花草,以前没想到,这烂泥田里竟然出‘金子’。”陆锦亮是荔波县亮发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提到海花草他满口称赞。
提起海花草的“前世今生”,石板村的老百姓说,以前是绕山绕水找点盐巴钱,现在是在烂泥田里书写“致富经”。
多年来,甲良镇石板村的老百姓一直有售卖野生海花草的习惯。现在,老百姓采收海花草的脚印,从山野林间辗转到了田间地头,海花草的价格也从几毛钱一斤涨到十多元一斤,因地制宜变野生海花草为富民新产业。
“海花草主要生长在酸水田和潮湿的沼泽地段。酸水就是人们说的锈水,这种水田生产的水稻量低质差,大多都被丢荒,但这恰恰适合海花草生长。石板村就有不少酸水田,刚好可以变废为宝。”陆锦亮为村民算了一笔产业结构调整账:一般一亩水田的水稻收入在1000元左右,酸水田的收入更是远低于这个数目,可种植海花草后,每亩的产值最高能达1万元左右,而且管护方便。
2019年,石板村成立海花草种植合作社,以“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村民种植海花草。同时,合作社还为种植户提供种苗、技术,以及解决销售问题。
“来合作社务工帮忙采收海花草,一天有100多元。工作地点离家就几十米远,还能够照顾家里和孙子。”当地村民莫玉莲说。
“让人高兴的是,种植海花草不仅鼓了村民腰包,还改善了生态环境。”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说,海花草具有很强的蓄水性,能吸收自身重量20倍左右的水分,大量种植后,不仅能涵养水源,还可以吸附水中的重金属,降低酸水田的酸度。
目前,石板村海花草种植面积约400亩,带动周边群众30余户参与种植,产值320万元。
“我们一家人吃穿都靠着这个呐。”说起发展海花草的收益,黔南州独山县影山镇紫林山村人吴明爱十分满意。
吴明爱种植海花草已有10余年。吴明爱家共种植了1亩地,每年有3万多元的收益,再加上她还在村里的海花草基地务工,一天就有100元的工钱,总的收入很是可观。
紫林山村共有耕地面积5000余亩,海花草种植面积就达3500余亩,海花草已然成为村里的主导产业,成了村民们主要的收入来源。2016年,紫林山村被认定为“海花草种植专业村”。
2015年,独山县引进了贵州春禄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在影山镇实施水苔高产种植示范项目种植基地,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组织方式,形成了集海花草研发、种植、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条。
随着海花草种植的效益日益凸显,更进一步调动了广大群众种植的积极性。目前,独山县海花草累计种植面积8000余亩,主要分布于影山镇翁台村、紫林山村、桑麻村,麻万镇花园村、拉林村,百泉镇旗山村,玉水镇月亮村,上司镇打羊村、学庄村,麻尾镇坝望村。
今年,独山县年产水苔(干品)630余吨,按今年的水苔收购价2.85万元每吨计算,年收入近1800万元,水苔种植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在销售上,由于独山县海花草种植产业已初具规模,产量逐年提升,每年都有很多外地客商前来收购,同时还有县内的鑫盛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贵州春禄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长期收购,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甚至还出口到 日本等地,年出口量达300吨,出口额约900万元人民币。
年后,独山县春禄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潘文春忙着指挥工人将海花草上称、打包、查验,为节后能及时给客户发货做足准备。
“政府工作报告对2022年及过去五年的工作总结让我感受很深。近年来,在省里各项利好政策的支持下,贵州海花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我们企业也不断壮大。”潘文春介绍,2022年,该企业海花草销售额3580万元,带动70余人常年稳定务工增收,利益联结覆盖独山2000余户农户。
2008年,在外务工的潘文春回乡创业,从开始的零星收购到成立海花草加工厂,再到获得自营出口权。经过10余年发展,独山县春禄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成为独山及周边地区海花草产业的“领头羊”,先后获得“贵州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贵州省扶贫龙头企业”称号,辐射带动黔南及毕节、铜仁、黔东南、黔西南等地的3万多户农户通过种植海花草增收。
“我们还积极对接贵州大学等高校,推动校企合作,依托科研院校技术力量,在海花草种苗选育、种植技术、产品研发等方面进行技术研究,围绕‘种得好’‘用得好’持续创新,探索建设现代化的海花草产业体系,带动更多群众通过海花草产业增收。”潘文春说。
深秋时节,暖阳毫无保留地照射在紫林山村海花草示范种植基地里,韦世贵刚抹了一把额头上细密的汗珠,在衣服上擦了擦,又低头察看起海花草的生长情况。
另一边,在紫林山村海花草示范种植基地里,新引进培育的海花草品种长势甚好,枝丫丰盈,韦世贵拿在手里,脸上浮现出抑制不住的笑意。
“你看,我右手边是本地野生的海花草品种,左手是我们引进种植的新海花草品种,品质差异明显吧。”
“原来村民从山上引到土地里的野生海花草品种不断退化,产出的品质和数量都大不如前,这个问题我愁了好久。”韦世贵说。2020年5月,紫林山村积极推动“村社合一”,成立紫林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韦世贵作为合作社理事长面临着海花草提质增效的难题。可是想要寻找适宜又优良的品种,合作社不仅缺少资金,还缺乏技术。
正在韦世贵一筹莫展时,事情发生了转机。紫林山村对口帮扶单位国家林草局提供了一笔资金支持,同时国家林科学、省林科院、贵州师范大学等单位、院校还提供专家技术支持。借着这个机会,合作社在紫林山村通组路旁建成了100余亩的海花草提质增效示范种植基地。截至今年11月,基地共计试种了21个品种,并且发现了8种产质明显优良的品种,预计明年4月进行采收测产。
“品质问题有了着落,但我们还想做得更好。”韦世贵说。紧接着种植示范基地走上正轨,合作社还建成了海花草自动化加工生产线,烘干、压缩、打包一机完成,有力推动了紫林山村海花草产业提质增效。
合作社做得有声有色,村民们也是干劲十足。目前,紫林山村村域内种植的海花草面积已达3500余亩,覆盖约506户1600人。韦世贵坦言,现在紫林山村能用于种植海花草的土地已经饱和,合作社又在独山县上司镇、基长镇等适合区域落实3000余亩种植土地,有效带动周边村镇海花草种植产业的发展。
提到下一步计划,韦世贵信心满满。“一要打响我们甲定水苔这个品牌,二要进一步深加工海花草,我们自己做尿不湿、急救包、面膜等产品,三要填补海花草行业标准的空白。”
泥炭藓是一种藓类植物,是几亿年前的一种植物活化石。它是一种非常原始的植物,以顶部尚在生长、而底部却已经死亡并转化为泥炭土而得名。
泥炭藓吸水,是毛细作用的结果,这种持水能力即便泥炭藓死亡后也照样起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泥炭藓的毛细作用可以将水分从水面提升50厘米高!
由于活的和死的泥炭藓都能在细胞内储存大量的水,最大可以储存自身干重的25倍,因此被认为是吸水性最强的植物。
100多年来,泥炭藓在欧美曾被用作制作绷带的重要原材料,中世纪的女性用布、麻或泥炭藓制作成经期的卫生用品,近代也曾被选为制作尿不湿的材料,战争时还用作伤口敷料。
在我国,泥炭藓是一种中药。《本草中华》记载:“具有清热明目,止痒之功效。常用于目生云翳,皮肤病,虫叮咬瘙痒。”
现在,泥炭藓最重要的是生态价值。它是一个生态系统工程师,可以创造并保持沼泽湿地。因为沼泽和泥炭藓有共生关系,随着藓的生长,它可以慢慢地蔓延到更干燥的环境中,形成更大的沼泽,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并为周边人类和其他动物提供生存必备的水源。娘娘山的泥炭藓湿地,更是湿地中比较少见的高山湿地,被来此考察的专家誉为“华南最大的高原湿地”和“珠江沿岸不可多得的水塔”。
而泥炭藓沼泽湿地的植物,本身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逐渐普及,人类已认识到尊重和保护它所创造的稀有栖息地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