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见于秋冬季节,天气过于干燥,损伤人体津液。常表现为口渴咽干,鼻干唇燥。

  因人体内热炽盛,耗伤津液。常见口大渴,喜喝冷水,可伴有发热或自觉身热、面赤、多汗、烦躁、小便短黄等。

  阴虚的人容易产生虚热,耗损津液,使津液不足而出现口渴,可伴有咽痛、潮热、盗汗等症状。

  汗出过多、呕吐、腹泻、利尿太过等多种原因引起水分大量流失,会使人口渴多饮,若饮水不足,严重者可能出现脱水症状。

  表现为口干却不太想喝水,提示津液尚充足,但输布障碍无法上润于口,原因主要有:

  体内水液代谢不畅,出现湿热,常见口渴不多饮,可伴有头身困重、胸闷、食欲不佳、大便不爽。

  脾胃阳虚,痰饮停聚,使津液输布障碍,不能上润于口,常见口渴喜喝热饮,但饮水不多,严重者饮水后呕吐。

  气血不畅,瘀血内阻,使水液输布异常而产生口干,常见夜间口渴,多表现为只想漱口,润泽口唇,而不想喝下。

  少量多次地喝水,可以保证体内水分充足。一次喝水量不宜过多,短时间大量喝水反而容易增加消化道及肾脏负担。

  喝热水除补充水分外,还有助于促进人体气血运行。而冷水或冷饮虽然喝的时候痛快,但容易使气血津液循行不畅,尤其对“渴不多饮”的人来说,还容易损伤脾胃阳气,诱发腹痛、腹泻等。

  一般情况下喝白开水是补充水分最好的选择,饮料容易越喝越渴。但若是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或是呕吐、腹泻等情况引起的失水,则应当通过饮用淡盐水或补液盐等适量补充电解质,防止出现电解质紊乱。

  燥热伤津:可选栀子、罗汉果、乌梅、雪梨、银耳等煮水作茶,适用于口渴咽干咽痛,伴多汗、烦躁、小便短黄者。

  阴虚津亏:可选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百合等煮水作茶,适用于口渴咽痛,伴潮热、盗汗者。

  湿热内盛:可选荷叶、桑叶、茯苓、玉米须、车前草等煮水作茶、适用于渴不多饮,伴头身困重、胸闷、食欲不佳、大便不爽者。

  脾虚痰湿:可选炒薏苡仁、茯苓、陈皮、生姜、玄参等煮水作茶,适用于渴不多饮,喜饮热水者。

  气滞血瘀:可选三七粉、当归、丹参等煮水作茶,适用于渴不多饮,夜间口渴尤甚,皮肤干燥粗糙者。

  通过穴位按摩,也可起到调节津液输布代谢的作用。按摩承浆穴、照海穴、太冲穴、三阴交穴,一般每个穴位每次按摩5分钟左右,力度以出现酸胀感为宜。

  三阴交穴:将手四指并拢,小指下缘靠在内踝尖上,食指上缘与胫骨后缘的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