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是由于清窍失养,脑髓不充,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具体治法需辩证治疗,请参考下表:
痰浊中阻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嗜酒无度,过食肥甘,损伤脾胃,以致健运失司,水湿内停,积聚生痰,痰阻中焦,清阳不升,头窍失养所表现出来的头重昏蒙,视物旋转,舌苔白腻,脉濡滑一类病证。本病证见于眩晕病。
【处方】黄柏(酒洗)0.6克 干姜0.9克 天麻 苍术 白茯苓 黄耆 泽泻 人参各1.5克 白术 炒神曲各3克 半夏(汤洗七次)大麦蘖面 橘皮各1.5克
【功能主治】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主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虚风上扰,致成痰厥头痛,证见头痛如裂,目眩头晕,胸脘烦闷,恶心呕吐,痰唾稠粘,气短懒言,四肢厥冷,不得安卧者。
【备注】方中人参、黄耆、白术补脾胃,养元气;干姜、苍术、半夏、茯苓、泽泻祛寒湿,化痰饮;天麻定虚风,止眩晕;神曲、大麦蘖面、陈皮理脾胃,助消化;黄柏以制苍术之爆,并能降内伏之虚火。配合成方,共奏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的功效。
组成和用法 :法半夏9克,天麻9克,白茯苓10克,陈皮10克,白术10克,苍术12克,生草6克。水煎2次共对为500毫升,早晚2次温服,14剂为一个疗程。
主治 :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表现为眩晕,头重,耳鸣,恶心,呕吐,呃逆,个别患者有猝倒、持物落地和复视等症状,舌质淡白,苔厚腻或黄厚腻,脉弦数、弦滑或滑数。颈部活动可诱发上述症状的发生。
瘀血阻窍所引起的眩晕症,通常会以头晕、头痛,疼痛时犹如锥刺感、并呈现为固定不移状态为特征;
【处方】赤芍3克川芎3克桃仁9克(研泥)红枣7个(去核)红花9克老葱3根(切碎)鲜姜9克(切碎)麝香0.15克(绢包)
【功能主治】活血通窍。治头发脱落,眼疼白珠红,酒渣鼻,久聋,紫白癜风,牙疳,妇女干血劳,小儿疳证等。
【用法用量】用黄酒250毫升,将前七味煎至150毫升,去滓,将麝香入酒内,再煎二沸,临卧服。
风阳上扰证,中医病证名。是指肝火偏旺,阳亢化风而导致的证候。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
【处方】天麻9克钩藤(后下)12克生石决明(先煎)18克山栀9克黄芩9克川牛膝12克杜仲9克益母草9克桑寄生9克夜交藤9克朱茯神9克
【功能主治】清热平肝,潜阳熄风。治肝经有热,肝阳偏亢,头痛头胀,耳鸣目眩,少寐多梦;或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舌红,脉弦数。现用于高血压病。
【备注】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山栀,黄芩清肝泻火;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养心安神;益母草活血利水;牛膝活血通络,引血下行。诸药合用,共成清热平肝,潜阳熄风之效。
气血亏虚的常见症状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语声低微、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舌淡、月经延迟或闭经、便血。另外,毛发发黄、干枯、没有光泽,还有胸闷、心悸、气短,活动后心悸、气短加重,以及自汗、盗汗、容易感冒、腹泻、便溏、腹胀、头晕耳鸣、记忆力差、胃下垂、头晕眼花、生长发育迟缓、舌的颜色淡、脉细数等等一系列的表现。
肝肾阴虚主要症状包括腰酸胁痛、眩晕、耳鸣、遗精、易疲劳、肢麻、胁隐痛、不孕、头发及牙齿干枯不荣、女子月经不调、失眠多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