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钢筋水泥结构的硬质建筑在最初亮相时被认为是现代化的象征。当新鲜感逝去,人们是否还会追求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如今,当互联网与绿植“相遇”,都市里的人们也可以实现“世界在窗外,森林在我家”的绿色愿景。

  2015年底,光合未来诞生。作为一家专注新型绿化的企业,当很多人还在传统农林工程模式中徘徊时,该公司的创始人石俊峰,一位拥有清华大学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双硕士学位的“85后”年轻人,选择另辟蹊径,为农林行业种植注入更多“科技智慧”。

  ▲2024年3月11日,石俊峰在实验室内观察作物生长情况。(图片来自匈牙利新导报网)

  对于植物灵性与科技智性交融路径的探索,就读景观设计专业的石俊峰早在上学期间便开始思考,如今已探索9年。

  “如果说混凝土的诞生造就了城市和建筑产业,那么人造有机基质就是园艺和农业里的混凝土,更适合开辟人类未来室内种植蓝海。”通过创新种植方式,石俊峰和团队成员花了几年时间,成功研发出氨基高分子培养基。

  这种无土培养基每平方米可容纳220株植物。基于新材料的技术积累,培养基可使用5年,同时自降解释放营养。让植物“喝饱水”的同时,随时“自由呼吸”。

  值得注意的是,仅仅4厘米的基质厚度,能种出高达3米的植物,比例可达惊人的75:1。据介绍,这一基质厚度目前是全球最薄。

  在都市,即便平时忙到连多肉都养不活的打工仔,也能无痛拥有自己的种植杯。短短几天,植物便开始发芽、长大。窗外繁事纷扰,整点儿容易提升幸福感的事儿成了大家的习惯。

  翻看石俊峰的朋友圈,隔三差五他就会晒出客户发来的种植反馈。在他看来,科技与种植的融合能颠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小农经济。

  “这种装置能创造的未来图景极其壮阔。”石俊峰相信,不仅在地球上,星际远航、太空移民里都将出现它们的身影。

  ▲2024年3月11日,石俊峰在实验室内观察作物生长情况。(图片来自匈牙利新导报网)

  家里那部分绿植,由各种花果蔬菜和盆栽组成。回家后,人们在阳台静享收获,成为都市的农夫。

  与传统室内绿化不同,石俊峰期待更进一步,实现“世界在窗外,森林在我家”的绿色愿景。

  在屋内的阳台上,装上光合未来研发的“TS4芳田小菜板”,在客厅摆着全自动植物种植舱“光合舱”。在卧室的墙体上粘贴上组装好的“植物墙”。

  人喜欢植物是天性,就像是站在田野上就想呐喊。光合未来的使命就是制造宜居田野,让大家更容易接受自然的召唤。

  ▲2024年3月11日,石俊峰在实验室内展示其团队研发的“田”字型氨基高分子培养基。(图片来自匈牙利新导报)

  ▲2024年3月11日,石俊峰团队的工作人员在检查作物在培养基内生长状况。(图片来自匈牙利新导报)

  如今,光合未来旗下的产品和服务已经被应用于多个国门级建筑及项目,比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国家基因库二期等。包括光明集团、万达集团、丰田三得利等海内外多个行业头部企业,也是光合未来的客户。

  石俊峰曾带领光合未来团队,连续两年参加日本关西·大阪世界农业博览会。当时,几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抱着一台一体机,展示自研出的“植物近场环境监测设备”。

  这种智能硬件设施能够结合手机应用程序,不用入土式检测,放在植物附近就能实时掌控它的生长状况,还会提醒并指导用户智能调整、养护。

  “这么好的东西,只要198刀(美元,约合人民币1427元)?”来往展柜的一些顾客误以为价格有误,石俊峰的回答:“是,198(美元)。”

  2018年7月,日本NHK电视台记者团队到北京报道光合未来。报道主题为“中国的科学技术强国之路”。一夜间,公司的垂直绿化系统和近场植物健康检测技术,被日本观众了解。

  ▲2024年3月11日,石俊峰团队的工作人员在检查作物在培养基内生长状况。(图片来自匈牙利新导报网)

  在石俊峰看来,在科技的赋能下,方寸间的培养基具备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土壤”。未来,一幅幅“科技家耕图”将就此铺展开来。就像石俊峰说的那样,“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里面,会为人类和自然搭接一个新的桥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