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送规则改版了,未被星标的公众号文章无法展示完整封面,很容易错过。为防走丢,小伙伴们都
宝宝与纸尿裤之间的“爱恨情仇”,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期间总是上演各种大戏,令家长十分头疼:
说要拉臭臭,坐在小马桶上死活拉不出,穿上纸尿裤的那一刻立马解决;白天好不容易慢慢戒掉纸尿裤,但晚上必须得穿着;明明已经可以自己上厕所了,但突然间又“技能退化”,只好把纸尿裤再请出来;坐在小马桶上又哭又闹,晚上恨不得抱着纸尿裤睡...由着孩子一直穿纸尿裤吧,家长心里着急呀,眼看着马上要上幼儿园了,同龄的小伙伴也能自主如厕了,大孩子穿纸尿裤像什么样子?
逼着孩子戒纸尿裤吧,好像硬着来也起不到作用,孩子不是在小马桶上哭闹,就是转眼拉裤子里,家长心是真累啊....
让孩子告别纸尿裤,家长需要找到“中庸之道”:别太着急,淡定下来等孩子做好准备,同时找到合适的方法去引导如厕。
开始如厕训练的时间大概在孩子1岁半至2岁左右,这时候孩子的的生理功能跟上了,也具备自己脱裤穿衣的能力。
大部分孩子在两三岁时就能白天自己上厕所,但晚上还需要穿着纸尿裤。夜尿的控制会比白天排尿控制还要延后数月至数年。根据梅奥诊所指南:大多数孩子在4岁之前可以控制日间排尿,要实现睡眠期间的排尿控制可能需要更长时间,部分儿童直到5-7岁时才不会夜间尿床。(注:如果孩子在5岁以后仍然频繁尿床,建议带他去看医生。)
从这个时间线上可以看出,这个过程可能短至几周,长至一两年。如厕训练绝不是买了小马桶,然后把孩子往马桶上一按就能完事。快速告别纸尿裤,接受马桶,掌握陌生的排便排尿方式,孩子是真的需要时间啊!
同理,也需要家长佛系一点。如果对孩子的技能习得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就有可能弄巧成拙:
逼着孩子用小马桶,孩子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拒绝排便;如果每次如厕训练失败,家长都生气发怒,会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孩子也会有挫败感;早早把纸尿裤强制性从孩子身边拿走,孩子迫不得已尿裤子、拉裤子里,也会挫败自信心。
有的宝宝可能存在便秘的情况。便秘让宝宝觉得排便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如果他在小马桶上体会到了这种“痛苦”,他可能会把不愉快的感觉和小马桶联系在一起,日后看到小马桶就感到害怕。
对这样的宝宝而言,先找咨询医生解决便秘的问题,能让孩子更容易接受小马桶。
正如前面所说,想要让孩子在小马桶上便便,不是某一天把孩子按在那里就可以的。
当孩子愿意模仿父母行为,并希望能博取父母欢心的时候,他就准备好了。这个时间可能出现在2岁左右,早一些迟一些都很正常。
宝宝可能会在某一天突然跑到你的跟前说“要拉臭臭”,即便你发现他已经解决在尿不湿上了,也请配合他去小马桶完成仪式感。
小马桶可以提前“请”到家里来,当孩子对它感到好奇时,家长可以找一个玩偶放在干净的小马桶上,告诉孩子“小兔子要去上厕所啦”。
也可以把带孩子去厕所观察大马桶和小马桶有什么区别和相同的地方。如果孩子排便了,家长可以带着孩子把便便扔进小马桶里,让孩子领会小马桶真正的用途。
一开始可以把小马桶放在卧室或者其它孩子感到熟悉和安全的角落,让孩子自由地在这个“新家伙”身边玩耍,并提醒他需要时可以使用它。等孩子熟悉了在马桶上如厕,再一起给小马桶“搬个家”。
总之,让孩子知道小马桶是属于他的,是用来上厕所的。提前熟悉会让他不那么害怕。
把上厕所的概念灌输给孩子,最好的方法是让他观察家中相同性别的大人是怎么做的。这位“向导”除了亲自示范,还可以经常给孩子说说过程。
陪伴孩子一起如厕也是一种策略。当孩子坐在小马桶上解决“大事”时,家长在一旁陪伴,或者也坐在大马桶上,更能让孩子安心。
就好像学写字的时候,先学会了握笔,才能顺利的学习写字。坐小马桶也可以拆成几个步骤:
家长可以准备一些贴纸,和孩子一起装饰小马桶。也可以画一张带日期的格子图,把贴纸作为奖励,当孩子表现得有进步时,哪怕一丁点儿进步,就可以得到一个小贴纸,贴到格子里。
还可以组织一场比赛。来比一比,本周爸爸(妈妈)和宝宝,谁成功拉在马桶里的次数多。
如果孩子看到同龄的小伙伴会上厕所,他可能会更有动力学习。可以和朋友一起开家庭聚会,让宝宝多和同龄的孩子玩耍,激励他们慢慢进步。
家长也可以寻找遵循宝宝发展特点的托幼机构。有的宝宝在上托班或者幼儿园后,能在小伙伴的协同促进下迅速成长。
如果一次尝试失败了,别气馁,也别急着批评宝宝。相反,家长应该耐心等待,等下一次时机出现的时候,再次尝试。
请记得,在小马桶上解大便对孩子而言是一个复杂的动作,就好像练习体操一样,也需要不断重复。
家长们可能还记得宝宝刚出生时,肠胀气、落地醒、频繁夜醒……日子不知何时才是个头。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时间会解决大部分问题。
如厕训练也是一样。当孩子准备好时,很多事情就会水到渠成。看看周围,人们最终不都顺利坐在马桶上了吗?
家长需要做的,是不要激进,不要激动。坚持做该做的事情,胜利往往来得猝不及防。更没有必要为了一只马桶大动干戈,伤了亲子关系。
1、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7版)2、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第4版)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