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年级新生入学,市南区某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都会让孩子“随心所欲”画一幅画,运用儿童绘画心理学来解读孩子近期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每年一年级新生入学,市南区某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都会让孩子“随心所欲”画一幅画,运用儿童绘画心理学来解读孩子近期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今年的画收集上来之后,这位心理老师发现,往年每个班中,总能收到七八幅画公主的画;而今年一个班中,只有两个孩子画了公主。这种明显差异的背后有怎样的原因?且听记者慢慢道来。
新生入学已将近一个月,为了了解孩子们的适应情况,市南区某小学心理老师让孩子们在白纸上随自己的心意画画,通过观察孩子使用的颜色、所画的内容、象征物的个数、涂抹方式、涂抹位置、线条的曲直和深浅等,她就可以对孩子的潜意识做出大致的解读和分析,进而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学提供参考。这是这位心理老师每年都会做的一项工作,然而今年的绘画收集上来之后,她发现一个明显的不同。
这位心理老师告诉记者,在往年收上来的画里面,每个班总会有七八个女生会画小公主、小美女,按一个班20个女生的数量来计算,这个比例大概是40%;而今年的画里面,一个班只有两个女生画了小公主,比例只有10%。对于这种明显差异,心理老师专门去相应班级询问了情况,原来,往年学校的新市民子女很少,而今年入学的新生里有很多新市民子女,比如该班级的新市民子女就占全班人数的一半还多。
比如从画的内容来看,去年有很多女生画公主、漂亮的小女孩等,男生则多是画机器人、坦克、轮船、电子游戏等;而今年的孩子多是画自然风景,比如太阳、花草、房子、小动物等。
从画的精致程度来看,去年孩子的画比较精细,比如女生画公主细致到了服装上的蕾丝、项链上的各种宝石、发型的修饰和脸上的妆容等,男生画的机械也细致到了各种复杂的零件;而今年孩子的画大多比较简单,用几笔线条勾勒出形象。
从画面丰富程度来看,去年孩子的画大多充满了整张纸,除了凸显主题之外,还有很多装饰,色彩也非常炫目,能够传达大量信息;今年孩子的画则是有不少留白,画面简单,色彩也相对单调。
心理老师说,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本地户籍小孩多是被家长“圈养”,物质生活丰富,电子设备使用较多,现代科技接触较多,阅读面比较广,所以他们的绘画内容比较丰富,传达的信息也非常多;新市民小孩则多是“散养”长大,家庭条件相对差一些,物质生活不是很丰富,所以他们无法画出非常丰富的内容,但他们接触大自然比较多,所以画了很多自然界中的现象。
“圈养”和“散养”各有长短,心理老师指出,比如“圈养”小孩从书本、网络、兴趣班、旅游等渠道获取的知识比较多,显得见多识广,但实际生活技能会差一些;而“散养”小孩的经历没有那么丰富多彩,知识面相对窄一些,但与大自然和社会的近距离接触让他们有较多的日常生活体验,自理能力和适应性较强。再如,“圈养”小孩比较重视自我,在画面中把影射自己的人物画得比较大并且比较靠近中心,他们比较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和自己在其他人眼中的位置,这样的孩子比较自信,却也容易因夸奖而自负,因挫败而自卑;而“散养”小孩画的人物通常小一些,他们可能有一颗“平常心”,但也可能存在一些自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