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照片的形成过程极为复杂。作者首先要用纯金或铂金对植物样品进行镀金处理,然后使用专业设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镀金样品在真空室内进行拍摄,形成高分辨率的基础图片,然后进行数字处理、合成,再由专业视觉艺术家进行手工着色。

  在英国伦敦西南部的泰晤士河南岸,坐落着一个美丽的植物园英国皇家植物园,也被称为邱园。这座始建于1759年的植物园,原本是英国皇室的私家园林,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一家享誉全球的科研机构,同时也是知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和热门旅游景点。

  作为重要的国际活体植物收集地,邱园拥有一个世界级的标本馆,这里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着有关生物多样性和植物保护的全球研究项目。每年都会有超过100万游客来到邱园参观,其中包括15万名儿童,他们在这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景致,也领略植物生长、进化的神奇历程。

  “植物王国的奇迹”系列丛书正是由邱园出品,在植物学家和艺术家的联手打造下,用精美的植物图片和妙趣横生的故事带领读者走入神奇的植物世界。

  “植物王国的奇迹”系列丛书包括《生命的旅程》《果实的奥秘》和《花儿的私生活》三本。“这是国内第一次以种子、果实、花粉为线索介绍植物生存及进化的科普图书,内容极其丰富,很多知识都是鲜有所闻的。”本套丛书的责任编辑刘朋介绍说,本书涉及的植物样本遍布全世界,相信能让读者一睹那些充满异域风情的珍稀植物的真容。

  在《生命的旅程》一书中,作者从约3.6亿年前第一粒种子的出现开始讲起,介绍了植物的种子不断进化出高度复杂而精妙的结构,使植物征服了从南极到沙漠几乎所有类型生存环境的过程。

  在书中,读者可以看到,作为生命信息储藏器的种子所具有的神奇功能。有些种子可以传播至千里之外,如果有必要,它们甚至可以在发芽前静候数百年的时光。种子的形态各有不同,比如,海椰子的种子重量可达20千克,兰科植物的种子却轻如烟尘,马达加斯加的旅人蕉的种子具有迷人的蓝色,雨豆树的种子则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犹如滑翔机一般完美

  《果实的奥秘》则描述了植物果实的形成、发育和凋零的过程,展现了果实精巧的内部结构,解释了果实在保护种子、维持植物生存进化、保持地球生物多样性中的重要作用。在《花儿的私生活》中,读者则可以了解到,极其微小的花粉拥有着怎样特别的结构,它们又是如何借助风、水、动物等传粉媒介,离开花药,踏上为它们携带的精细胞寻找伴侣的旅程,直到最终完成它们的使命繁殖。

  在《果实的奥秘》一书的译者、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植物部教师师丽花看来,这套丛书的三位作者都是非常会讲故事的人。“书的内容编排非常合理,比如在《果实的奥秘》一书中,作者首先会为读者作一个知识的铺垫,告诉读者果实可以分为很多类型,纠正人们生活中对植物一些常见的错误认识,提供正确的科学信息。然后接下来,作者会介绍这些果实是如何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不断适应环境、形成种种特殊结构并进行传播的,它们与动物之间又形成了怎样的协同进化的关系。内容循序渐进、引人入胜。”

  除了妙趣横生的植物故事外,这套书最为引人关注的就是拥有大量精美的植物图片。

  “我第一次见到这套书,就被书中精美的图片震撼了。”师丽花说,“书中展示的照片在其他植物科普书中很难见到。很多果实其实非常小,作者却能拍摄得丝丝分明、立体感极强,并且能够把果实内部的结构详尽地展示出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非常不容易。”

  作者之一的罗布克塞勒是知名的视觉艺术家。2001年,罗布克塞勒被邱园任命为英国国家科技艺术基金会交流会(NESTA)研究员,从那时起,他便开始同显微镜下的植物材料打起了交道。另外两位作者沃尔夫冈斯塔佩和玛德琳哈利则是来自邱园的植物学家。沃尔夫冈斯塔佩是一位种子形态学家,玛德琳哈利则在2005年退休之前一直担任着邱园花粉研究部门主管的职务。

  书中照片的形成过程极为复杂。据刘朋介绍,作者首先要用纯金或铂金对植物样品进行镀金处理,然后使用专业设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镀金样品在真空室内进行拍摄,形成高分辨率的基础图片,然后进行数字处理、合成,再由专业视觉艺术家进行手工着色。“慢工出细活,这些图片一定会让读者震惊。”

  “这套书可以说是植物学与艺术完美组合的产物。”承担本书审校工作的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全儒说,“植物与艺术的关系本就非常密切,很多植物的构造天然就充满了奇迹,其表现出的艺术感有时是人们所想象不到的。这套书能够把植物学与艺术如此完美地结合起来,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尽管一直从事植物学专业学习和教学的工作,但翻译完这本书,师丽花还是坦言自己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有些深刻的感受。

  “作者在书中着重讲述了很多植物之间,或者植物与动物之间协同进化、休戚相关的故事。这会让读者意识到,原来一个物种的灭绝不仅仅关乎自身,更会影响到生物链上的其他物种。”师丽花说,“比如,一种动物如果灭绝了,与此相关的植物的果实可能就没有办法传播了,于是这种植物也可能会消失。你破坏了一种植物,不仅仅是破坏它,还可能会引起一连串的反应。作者在介绍科普知识之外,表现出的这种环保意识也是非常珍贵的。”

  “作者在书中讲述了大自然中物种诞生的不易,也说明了物种多样性对人类的巨大作用。虽然有很多物种的作用现在还没有被充分了解,但如果不注意保护,人类在认识它们的本质之前,就很有可能再也见不到它们了。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刘全儒说道,“特别是,作者在书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千年种子库项目,告诉人们,人类应该为保护物种多样性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刘全儒看来,自然是一本人类需要读懂的大书,而科普作品首先就为人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自然美妙与神奇的门。“只有首先能吸引读者,让大众对自然界的现象和特点充满好奇,才能进一步引导人们对自然产生敬畏之心,身体力行地去保护环境。”刘全儒说,“现在,国内一些出版社出版了不少关于植物艺术、博物方面的图书,我想这很有可能会推动人们对于博物的兴趣,对今后倡导敬畏自然、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奠定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