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一团通过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359生态林”“沙漠生态治理”等工程,完成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绿化面积10.65万亩。在这期间,谢小云摸爬滚打在风沙前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兵团治沙精神”。

  为选择适合沙地、盐碱地造林树种,她大胆建议引进四翅滨藜。树种引种后虽然在63亩试验地成活率达90%,但在2019年秋季沙地造林中,苗木成活率却不到10%。

  谢小云顶住压力,分析原因,积极寻找解决办法。从2020年开春起,她连续数月吃住在工地,确保苗木起运、栽植、滴水灌溉、抚育等各个环节不出纰漏。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新栽植的3000多亩四翅滨藜成活率达70%左右且生长健壮。至2021年4月,全面完成2.6万亩四翅滨藜沙地造林,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呈现出“沙漠绿洲”生态景观。

  迎着清晨的曙光,一师十一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技术员谢小云来到位于该团十三连的沙漠生态治理区,察看梭梭生长情况。

  一路走下沙坡,谢小云不时蹲下来,仔细观察梭梭幼苗的状况,看到浅灰色的枝条上已长出绿芽,谢小云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地球陆地的三分之一是沙漠,如何治理沙漠,实现“人进沙退”,让沙漠产生经济效益,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

  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中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通过几代治沙人的努力,成功止住了沙漠侵蚀的脚步。他们沿沙漠边缘建起长达170公里的绿色林带,硬是让绿洲向沙漠深处延伸了整整20多公里。实现“人进沙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治沙人功不可没,谢小云就是其中的一员。

  多年来,谢小云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推广种植耐干旱、耐盐碱,同时又可作为动物饲料来源的植物——四翅滨藜,历经3个多月100余次试验,突破苗木本地化种植技术难关。

  谢小云说:“考虑到我们这地方在沙漠边上,土壤盐碱比较大,又干旱缺水,希望选中一个既耐干旱又耐盐碱,可以作为经济产业种植的一个树种,经过考察就选中了四翅滨藜。四翅滨藜耐干旱、耐盐碱,粗蛋白含量12%以上,可以作为饲草的补充饲料。”

  1994年,学习园艺专业的谢小云成为第一师阿拉尔市的一名林业技术人员,这一干就是27年。初到阿拉尔的一切都让谢小云感到陌生,周围是戈壁荒漠,生存环境十分艰苦,让她记忆犹新的还是有“黑风暴”之称的沙尘天气。

  “刚来的时候,一刮风沙就是那种黑风暴,眼睛睁不开,眼睛、鼻子、嘴巴里面全都是沙子,昏天黑地的那种天气一年有好几次。”谢小云说。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多数团场建在沙漠边缘等自然环境较恶劣区域,是抵御风沙袭击、保护新疆绿洲的重要屏障。据统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沙化土地总面积近1500万亩,占辖区面积的14.1%,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约1000万亩,123个沙区团场中有88个位于沙漠腹地。曾经,出现沙尘暴天气是常态,个别地方全年风沙天气甚至超过200多天。

  “黑风暴”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也让第一师阿拉尔市的农业生产受到重创。沙尘暴肆虐的地方,农田表层的土壤和种苗被风卷起吹走,沙尘暴把沙子堆积在土壤中,使土壤的肥力大大降低,村舍、农田、草场等被大量流沙掩埋。

  在第一师阿拉尔市境内的“沙漠之门”景区,延绵几百公里的沙丘上,几乎寸草不生。近年来,为有效防沙治沙,谢小云所在的第一师阿拉尔市投入资金上千万元,种植2.6万亩四翅滨藜。这种适合新疆南部沙漠气候、兼顾生态及经济效益的生态林建成后,不仅实现“人进沙退”,同时也给当地发展规模化养殖提供了饲草来源,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又一重要渠道。如今,放眼望去,一株株绿色植被在沙漠中焕发着勃勃生机。

  多年来,第一师阿拉尔市反复摸索,持续抓好防沙治沙建设,沿沙漠边缘建起长达170公里的绿色林带,初步构建了以绿洲外围荒漠生态林、防风固沙林、绿洲内部农田防护林、居民区绿化林为主体的四级生态防护屏障。截至目前,当地防护林面积达2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开发建设初期的5%提高到现在的33%,绿洲向沙漠深处延伸了20多公里。

  除在戈壁、荒漠植入片片绿色,谢小云和同事们还管护着阿拉尔周边的国家公益林、人工生态防护林、生态经济林等。

  “希望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希望这个好的环境带给我们更好的生活。”这是谢小云和同事们共同的心愿。

  (整合:赵静 来源:中国新闻网(视频)、兵团日报、中国绿色时报、阿拉尔发布)

  17500611治沙之才|谢小云:在沙漠边缘推广种植耐旱、耐碱植物四翅滨藜3462民生频道新闻稿2023-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