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都园艺界迎来了其璀璨篇章,这一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盛况犹如一抹重彩,在成都的天空下铺陈开来,长达半年的庆典,让园艺之美跃动在每一寸土地。与此同时,成都正奋力迈向国家植物园的新征程,其雄心壮志,恰似春日里蓄势待发的繁花。
成都市植物园,在这片宏阔蓝图的引领下,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与毅力,补短板、强内功、塑特色,犹如匠人精心雕琢美玉,力求在每一个细节中展现园艺的极致魅力。近两载春秋,植物园内绿意更浓,新增植物逾两千种,每一抹新绿都是对未来的期许。
而今,植物园又启新程,园庭景观迎来2.0时代的蜕变,以“去市政化”为笔,以“植物多样性保存与展示”为墨,绘制出一幅幅生态与美学并重的画卷。此变革,亮点纷呈:一曰多样性之展现,万木葱茏中尽显自然之奥秘;二曰植物故事之诉说,一草一木皆含情,诉说着千年的文化传承;三曰低碳维护之理念,让绿色生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四曰科普互动之增强,让知识在漫步间流淌,让心灵在自然中栖息;五曰垃圾循环之智慧,旧物新生,共筑绿色循环之梦。
此番改造,分两阶段徐徐展开。首阶段,主园路沿线(含重要节点)焕然一新,国庆佳节前,初见成效,犹如一串璀璨的珍珠,串联起游客的惊喜与赞叹。次阶段,8个专类园(共13个专类园、前期已经提升5个),待2025年底,全面绽放,共绘园艺新篇章。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植物多样性的极致展现,不仅丰富了园区的生态层次,更让每一株植物成为文化的使者。成植人拒绝千篇一律,以自然为师,巧妙融合乡土与新优植物,改造增加了近百种植物,打造出既具本土特色又富有国际视野的植物群落。10余种原生百合之香,自阿坝至秦岭,穿越千山万水,终在成都植物园绽放异彩;特有物种五小叶槭,雅砻江畔的孤傲身影,亦在此寻得归宿,生根发芽。
而植物故事的讲述,则是另一番风情。每一处主题花境,都是精心布置的叙事空间,以植物为媒介,讲述着历史、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漫步其间,仿佛能听到风的低语,感受到叶的轻抚,心灵在自然的怀抱中得到了最纯粹的洗礼。
在当下,年均1.2℃的温升背景下,低碳设计如同绿意盎然的春风,吹拂着景观建设的每一个角落,将“节约型园林”的理念深深植根。成植,这片曾经的林场,正悄然蜕变,以长效低碳、低维护的景观策略,绘就一幅生态与美学交织的画卷。
这里,每一株植物都遵循着共生的智慧,它们不仅是自然的使者,更是低耗高效的典范。灌木与小乔木构建起稳固的骨架,宿根花卉与季节性花卉交织出绚烂的织锦,乔木则以其壮硕之姿,季相更迭中彰显生命的韵律。地被植物,那些野生而坚韧的草本,无需过多雕琢,便能自行繁衍,编织出大地的彩衣,让景观在四季更迭中生生不息,维护成本降至最低。
成植的改造,是一场关于“人”的深刻对话。可进入,游步道如细腻的笔触,引领着游人穿梭于绿意之间,每一次驻足,都是与自然的亲密拥抱。可停留,平台、座椅,散落于林间水畔,让疲惫的心灵得以安放,让每一次凝视都成为一次心灵的洗礼。可阅读,植物身上的科普标牌,则像是一本本无声的书籍,等待着有心人的翻阅,让每一次散步都充满探索的乐趣与发现的惊喜。
更值得一提的是,成植人对于园林废弃物的智慧转化,让“垃圾”重获新生。大块木石化作景观小品,与游人共享自然之趣;规整木石则成为园区的柔美边界;而小段木材则铺装地面,起到降尘疏水等作用;细碎枝叶,在机器的粉碎与时间的发酵下,化作滋养大地的春泥,实现了从“落叶归根”到“春泥护花”的诗意循环。这不仅是对资源的珍惜,更是对生态循环理念的深刻践行。
成植,这座在低碳与生态理念下重生的园林,正以其独有的方式,讲述着关于自然、关于人、关于未来的故事。每一次的到访,都是一次心灵的旅行,让人在绿色的怀抱中,寻得一份宁静与和谐。欢迎踏入成植,让自然的力量,温柔地拂去心灵的尘埃,唤醒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赵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