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2016-2017年丹参高价、收益高诱惑,各产地药农纷纷种植,热情高涨,今年丹参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价格有回落之势。

  丹参是常用大宗药材品种,具有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止痛等功效,丹参和三七、西洋参等近年来慢慢的进入了日常消费领域。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其产区分布广泛,主要产区分布于山东、河南、安徽、四川、陕西,其中山东产量最大、质量最好,占全国丹参产量的50%以上。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的“豫西丹参”,以根条粗壮、色泽紫红、条直须根少、断面白肉质厚、丹参酮含量高等独特品质,深受客商青睐。

  丹参栽种有两种方式,一种用采挖出的鲜根茎,一种用种子培育的苗子栽种。山东、河南等地丹参在10月下旬,开始零星产新,到11月中旬才开始大量产新。

  丹参生长周期较短,育苗、倒栽、移植后种植周期为1年,忌重茬,连续耕种亩产量会大量下降。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的数据显示: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估计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其中高血压患者2.7亿,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心病患者1100万,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

  心血管病之所以如此猖獗,是因为社会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而且呈现在低龄化、低收入群体中快速增长及个体聚集趋势,有关机构预测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

  而丹参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疗效显著,因此随着我国心脑血管患者增多,丹参市场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前几年年用量保持在15000-16000吨。而目前,据调研机构数据统计,丹参市场需求量已增加至2万吨了。

  虽然2017年春季种植丹参,鲜丹参根茎用于栽种较往年增多,减少了干货供应量,加之春夏之交,国内几大药厂加大丹参购货量,带动价格上扬,到2017年冬季产新前,多年积压的陈货消耗的七七八八,产新后价格继续保持上涨。

  2016-2017年丹参价格之所以上涨,并非是空穴来风,是因为2012-2015年价格处于下滑阶段,并且价格较低,药农种植积极性不高,种植规模不是很大,而市场需求则比前几年增加不少。

  自从2017年涨价以来,丹参一直成为市场炙手可热的品种,屡次登上热门排行榜前列。去年种植户普遍收益较高,刺激了药农扩大育种和栽种面积,因此2018年丹参种植面积扩增,新扩种面积较大,目前行情深陷高价位僵持阶段,近期产地和市场行情出现小幅下滑,预计后市价格将合理性回落。

  据产地药农反映,2017年栽种丹参收益比种植其他药材和粮食高,许多种植户挣了不少钱,而且丹参种植成本不高,生长周期又短,后悔没有种植丹参的药农比较眼红,快速点燃了农户种植热情,所以2018年春季栽种丹参的农户积极性较高,种植户较去年增多,随之新扩增面积较大。

  种植热情拉动丹参根苗走销价升,鲜根茎繁殖的种根的售价由去年的3-3.5元/公斤,上升至今年的6.5-7元,种子繁殖的苗子价格也翻了一番。

  2018年山东、河南、安徽亳州新扩增面积较大,其他丹参产区,也有不同程度的扩种。其中河南产区种植管理上有一定的不足,亩产量稍低,种植效益比山东产区稍低,但种植热情丝毫没有因此而降温。对于这种生长周期短的品种来说,在较好行情的刺激下,产能很容易得到恢复,甚至可能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丹参产区已陆续采挖,鲜货大量产新,新货干品暂未上市,货源走动缓慢,行情疲软回落。据多商反映今年新货产量有增,市场和产地可供货源有量,预计后期行情存在一定的下滑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