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离祖国大陆的南沙岛礁上,生长着一种名叫“太阳花”的红色小花,它们与守礁官兵为伴,不管是多么恶劣的环境都能生长开花,其坚韧勇敢的品质,也成为守礁官兵的象征。今天的《军旅文学之窗》栏目,我们为您播送的是散文《南沙岛礁的太阳花》,在文章中作者讲述了自己在永暑礁工作、生活的难忘经历以及岛礁独特的人文风貌,从中我们可以感受一代代守岛官兵“以岛为家”的奉献与担当。
去年夏天,我有幸随军舰前往南沙岛礁。在海上航行了多个日夜后,终于看到海水逐渐由蓝色变成了通透清澈的碧绿色。此时,我们也就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永暑礁。
当我们的军舰缓缓靠近永暑礁时,已是黄昏时分。这时候,四周激荡的海浪、绚丽层叠的晚霞,在海天相交的地方尽情挥洒后,逐渐退场。借着灯塔发散出来的光亮,我远远地看见岛礁附近的拖船上,有不少战士在向我们招手。很快,“永暑”两个字眼也就映入了我的眼帘。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大海对我来说,是神秘而陌生的。为了缓解航行过程中的枯燥和晕船的苦恼,在前往永暑礁之前,我特意下载了很多关于南沙的歌曲,其中有一首名叫《南沙太阳花》的歌曲,让我百听不厌。
“老兵上南沙,带着一盆花;他说南沙也是家,不能没有花……”优美动人的旋律,富有深意的歌词,让我从此对南沙充满了向往。
军舰马上就要靠岸了,我站在军舰的甲板上,海风不断地吹拂着脸颊。我向远方看去,南沙海域广袤无垠,海水清澈,倒映着晚霞的海水与天际相接,水天一色就像一幅油画,而美丽的永暑礁就在这幅油画当中。
南沙在很多人的眼中是美丽富饶的地方,可是,只有深深扎根岛礁的军人才会明白这美丽背后的艰辛。
上礁的第二天,我们受邀参观永暑“老礁堡”史馆。因为距离不远,我们决定徒步前往。
天微微亮,丝丝阳光穿透海上雾气,照耀着我们昨天登礁的码头。走在石板路上,两侧绿色植物中星星点点的红色小花,在阳光的映衬下开得格外鲜艳。向远处眺望,壮观的海礁风景完美地展现在我的眼前。
史馆中,斑驳的水壶、老旧的红旗等陈列物品,似乎都在无声述说着美丽南沙背后的艰辛,最吸引我的是墙上的一张照片。照片中,守礁老兵正站在高脚屋外,用简易的罐头盒栽种太阳花。礁石周围堆满了干枯的白色珊瑚,只有老兵手中的那抹红色格外亮眼。
我好奇地问解说员:“这不是路边那成片的小花吗?”“任凭风吹日晒,始终向阳而生……”听着解说员介绍照片背后的故事,我忽然意识到,原来这就是南沙太阳花。太阳花是常见的小草花,也叫半枝莲、“死不了”,这种花生命力极其顽强,经常与杂草一起生长在路边。它的枝叶都是小小的,在地上匍匐生长,毫不起眼,但它的花朵鲜艳饱满,开花时会绽放出一片多彩的花海。
到过南沙的人都知道,永暑礁常年高温高湿,闷热无比,土壤盐分大、土层薄,但就是在这个淡水都十分稀缺的地方,第一代守礁官兵仅用几捆竹片、毡布就在海上扎了根,守住了当时露出水面仅一平方米的小小礁石。在那之后,经过一代又一代守礁官兵的奉献和付出,茅草变钢筋、礁石成岛礁。
官兵们打心眼里热爱南沙这片国土,他们经常会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陆续将家乡的花种带到这里,希望能够找出适应永暑礁这种恶劣环境的品种。培土、播种、生根、发芽、开花,历经重重考验,最终很多花都枯萎了,只有太阳花这种独一无二的小花存活了下来。从那时开始,南沙逐渐有了花的颜色,也有了那首《南沙太阳花》。
在永暑礁上,我有机会乘坐直升机巡视岛礁的环境。从空中俯瞰,永暑礁宛如一片落叶,漂浮在水面之上。在执行任务的200多个日夜里,我们与守礁官兵一同巡礁站岗、一起训练生活、一起用心感受海浪击打礁石的声音。一颗颗太阳花的种子,也逐渐在我们心里生根、发芽。
睡在我上铺的班长屈磊,已经是第二次登礁巡礁。面对南沙岛礁的恶劣环境,他早就习以为常。每次任务前,他总会叮嘱战士们“多备几面红旗”“在船上千万小心”。我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直到我第一次参与巡礁,才对大海的威力有了深刻的感知。出航时挂上的崭新红旗,在几天时间里就因为海水的冲刷变白、变硬。还有,上一秒还能露出海面的礁石,一回头就被浪涛吞噬得无影无踪,只有绑在礁石上的红色浮标随浪起伏……
返回岛礁的那天,我看着海滩旁向阳生长的太阳花,从心底里赞叹这些小花顽强生命力的同时,也不由在想,当年,在那个仅有一座高脚屋的年代,我们的守礁官兵是凭借怎样的意志,才能像太阳花一样扛住风吹日晒,在礁上扎根生长呀?
几个月后,我们坐着拖船登上了另一座岛礁,在那里认识了守礁近20年的老兵徐照功。他的窗前一直放着一盆被他称作“战友”的太阳花,那朵朵小红花始终向阳绽放。
住在岛礁的那些日子,我和同行的人基本天天下海,为礁上唯一一台净水机进行水下“除锈”,徐班长就在岸上为我们控制安全绳。闲暇之余,我问起他在南沙守礁苦不苦,后不后悔,他的一番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我入伍就来到了南沙,在这里度过小半生,这里就是我的家,战友们就像我的家人,离不开了。”
艰苦的环境开出美丽的花,也在培塑阳光向上的心灵。历经十几年的变迁,曾经满地碎珊瑚的荒芜岛礁,在一代代守礁官兵的坚守和建设中,现在已经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永暑礁上,距离海岸线几十米的地方有一片椰树林。听屈磊班长说,这片椰林叫“老兵林”,里面的每一棵椰子树,都是历代守礁人临走时种下的,每一棵树上都有姓名牌。时至今日,已蔚然成林。
返航前,我们也在“老兵林”种下了树苗。临行时,守礁官兵送了我一包太阳花的种子。回来之后,我将种子播种到了我们营房四周。如今,这些太阳花儿已经根深叶茂,朵朵盛开。
每当我看到它们,就会想起南沙那片海、那些岛礁,想起那些在遥远的岛礁上默默坚守的年轻官兵。
在远离祖国大陆的南沙岛礁上,生长着一种名叫“太阳花”的红色小花,它们与守礁官兵为伴,不管是多么恶劣的环境都能生长开花,其坚韧勇敢的品质,也成为守礁官兵的象征。今天的《军旅文学之窗》栏目,我们为您播送的是散文《南沙岛礁的太阳花》,在文章中作者讲述了自己在永暑礁工作、生活的难忘经历以及岛礁独特的人文风貌,从中我们可以感受一代代守岛官兵“以岛为家”的奉献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