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北京市园林局了解到,为减少扬尘污染、绿化美化环境,北京市园林部门为裸露的土地种植上百种乡土植物品种,披上了多彩“外衣”。
近日北京市出台有关文件规范林地绿地中地被植物的应用和管理。选择了上百个乡土植物品种,已陆续在多个公园林地等地进行实验种植。除了常见的野菊花、二月兰、沙地柏等品种,这次还筛选出崂峪苔草、委陵菜、地榆等共计上百个优秀地被花草,这些植物品种具备节水、抗旱、耐荫、耐寒、抗逆性强的特点,而且种植简单,又易于管护,大部分植物绿期可达11个月以上,被专家称为“给点阳光就灿烂”。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志翔表示,草地是生物的一个重要栖息地, 一些小型的哺乳类动物都需要有栖息地,保护植被对打造生物多样性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目前,北京已陆续在明城墙遗址公园、东郊森林公园、古塔郊野公园等地示范种植,形成了一道道靓丽风景线。北京市将用两到三年的时间,为所有林地中的裸露土地披上多彩生态“外衣”,营造近自然的森林生态多样性系统,同时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高大伟表示:“实现高质量的园林绿化,要求我们转变建设观念,过去绿化建设中经常要求清除林地绿地中的野草,而现在我们要把它们利用好、管理好,要用生态的方法解决生态问题。” 今后,北京市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科学选择合适的地被类型和植物种类,合理利用林下野花野草,确保把最适宜的地被植物用在最适宜的区域。
高大伟说:“对于公园绿地中自然生长的野花野草,我们要根据生态和景观需求,善加利用,做到适地适草。比如说,在郊野公园等需要天然景观的区域,我们不但不能清理野花野草,还要采集它们的种子,根据需要适时播种,进一步挖掘这些野花野草的生态和景观价值。”他表示,不“乱拔”不等于“不拔”,有些绿地种植了冷季型草坪,用来形成整体性的绿化景观,而野草的生长不但会破坏景观效果,还会影响草坪的正常生长,这时就要对野草及时清理。
北京将按照公园地被分级分类管理的要求,逐步用本地乡土地被植物取代外来地被物种,增强公园地被植物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并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应用,打造大尺度、色彩浓烈、有震撼力的绿化景观,形成北京地区独特的地被景观特征。
春夏之际,正是各种野菜生长的旺季,部分市民也到公园中采挖野菜,对公园绿地造成损害。据悉,全市将加强对在公园内挖野菜行为的监管力度,保护公园绿地景观效果,为市民营造良好的游园环境。《北京市公园条例》第四十六条第二款和第五十六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在公园内损坏草坪、树木将被城管执法部门处以50元以上100元以的下罚款。在此,市园林绿化局也呼吁北京市民,公园绿地是公共资源,私自进入公园绿地采挖野菜会破坏公共利益,希望首都市民能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央视记者 张伟泽)